强化反洗钱监管!“一行一局一会”出手,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各项要求
发布时间:2025-08-05 19:32 浏览量:2
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为落实反洗钱法有关要求,有效应对反洗钱国际评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8月4日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
《管理办法》起草说明表示,近年来监管发现,金融机构在结合风险状况采取与风险相匹配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管理办法中进一步明确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指导金融机构合理、有效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对于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释说:“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客户尽职调查是一项持续、动态的风险管理过程,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认识’客户,进行身份识别,更要‘了解’客户,包括客户的业务、目的、风险等。”
此次,《管理办法》明确了客户尽职调查总体要求。按照反洗钱法规定,明确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要求,强调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要与风险相适应,不得采取与风险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明确低风险情形简化尽职调查措施和高风险情形强化尽职调查措施等要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低风险简化措施可降低金融机构合规成本,高风险强化措施则精准防范洗钱风险,二者兼顾效率与安全。
田利辉说:“新规并非是一刀切,对于低风险客户,银行可以简化流程。而小额转账或长期合作客户可以享受更高效的服务。这种风险分级的设计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兼顾普惠金融的需求。”
不少人关注到,《管理办法》中还提出,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同时,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为客户向境外汇出资金金额为单笔人民币5000元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应当核实汇款人身份,确保汇款人信息的准确性。有人认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这可能会造成很多不便利。
对此,田利辉认为:“跨境汇款部门门槛的设定,会增加交易时间的成本,却能有效地遏制非法资金外流,为合法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对于个人客户来说,则会实现交易便利性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