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回应人形机器人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09 22:44  浏览量:2

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接受媒体采访,围绕宇树科技最新人形机器人3.99万的定价、未来商业模式、技术突破难点等问题,现场回应。

大尺寸机器人更能干活,小尺寸的更“好玩”

近期,宇树科技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R1售价3.99万元,这一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定价引发关注。对此,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小一点的机器人往往更加便宜,大的机器人价格会贵一些。我们还希望(以)更好的价格,(让)更多人愿意采购,然后有更多人使用机器人。”

据了解,当前宇树科技已发布多款四足机器狗,以及H1、G1、R1三款人形机器人。这三款人形机器人分别因为年初登上春晚舞台扭秧歌、在格斗赛中展现了突出的运动能力、3.99万元的“亲民”定价受到关注。王兴兴曾在公开场合介绍,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G1机器人在销量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机器狗的销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0%-70%。

对于不同款式的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对其商业模式有何考量?王兴兴在回答央广财经记者提问时指出,可以从机器人尺寸的维度来考虑。他认为,尺寸大一些的机器人,更适合工业场景,“或者能真正去干活,更实用一些”;尺寸小一些的机器人,则适合供开发者用于产品研发,也具备娱乐功能和属性。

对此,王兴兴表示,售价3.99万的R1人形机器人,在价格上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门槛,也以更小巧轻盈的外观尺寸对开发和娱乐使用场景更友好,“大的、小的,(用于)娱乐的、科研的、干活的机器人,我们都会做。”

机器人“娱乐”和“干活”都重要

虽然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在各大展会亮相,以及更多人形机器人场景化的展示,“机器人何时能真正帮人类干活”“人形机器人跑步、跳舞、格斗是不是只是炫技”等问题近来被反复追问。

王兴兴坦言,现阶段要让机器人实现大规模的、产生实际价值的劳动,还不太现实,技术的进步仍需要时间。

“目标肯定是干活,但当下干活技术不太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先做一些表演,先把各种(能实现的)事情做起来。”王兴兴表示,行业总体都是希望机器人真正去干活,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娱乐和干活,我觉得这两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技术先成熟,就在哪些场景、哪些行业先应用起来。”王兴兴说道。

此外,针对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王兴兴指出,当前行业增长速度非常快,预计全球机器人行业出货量每年翻一番应该可以实现。

机器人性能提升的关键是具身智能

如何让机器人更聪明、更能干活,从技术层面看,王兴兴指出,目前的机器人的AI不够用,“现在全世界应该共同努力做的是把具身智能模型做得更好一点。”

“如果哪一天在这个场馆里面,人形机器人随意地走来走去,而且当你对它简单说一句(需求),它就能帮你干点事的时候,那才算是达到一个比较好的(AI大模型突破的)临界点。”王兴兴指出,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还未出现语言模型中的ChatGPT。

相较于业界不少对于机器人训练数据的关注和担忧,王兴兴更倾向于把AI大模型、具身智能的研发突破视为机器人行业实现进阶的关键。

他表示,语言大模型是纯数据驱动,只要有足够多、足够好的数据,模型性能就能快速提升。而在机器人领域,无论用什么方面方法采集数据,将数据部署到机器人实体上时,会发现训练数据与实物机器人面对的真实情况仍有较大偏差。

因此,王兴兴认为,当前业界亟需突破具身智能模型,才能更显著地提升机器人训练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