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区以“三大抓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27 18:02 浏览量:9
夏日炎炎,建设正酣。
在太行山脉西麓,上党盆地西侧,长治市屯留区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项目的工作人员正熟练操作电脑设计数字化打印模型;具备展示装饰保温一体化装配式墙体、多功能装饰板材、仿石材高耐冻融透水砖、高温轻质隔热材料原料及特种陶瓷级纤维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山西桓鼎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固废高值化应用产品展示中心初具规模;桓鼎工业固废高值化低碳利用产业园项目激战正酣;压煤村庄整体搬迁项目有序推进……新开工项目快马加鞭、续建项目只争朝夕,夏日里的麟绛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
近年来,长治市屯留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严格落实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要求,牢固树立“求其上”的理念和“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用好比较优势,把握发展定位,加压奋进、跳起摸高,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紧紧围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大抓经营主体培育”三大核心任务,深化实施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优化营商环境年“三个年活动”,锚定转型发展方向,聚焦民生改善需求,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发展蓝图变为现实,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抓招商引资,注入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长治市屯留区通过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精准对接优质项目,以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吸引各类资源要素集聚,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们去年12月来到屯留经开区,目前已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康复辅具和手术模型,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山西康辅利仁医学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建模工程师王帅康说。
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项目的成功落地,只是屯留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动缩影。该项目位于屯留经开区,总投资1亿元,建设智能评估、数字化打印、装配等区域,生产康复辅具及手术模型,并开展相关辅具研发和医疗器械生产研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已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取得了4个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并具备生产条件。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1.2亿元,实现税收700万元,可新增本地就业人员40人。同时,将填补该区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空白,推动区域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屯留区围绕“招商引源”下功夫,立足“完善链条”再登高,聚焦项目支撑,牢牢把握“三个年建设”的总要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1—6月,全区完成签约项目50个,协议引资额达162.54亿元,开工率达84.7%,计划投资额40.38亿元,到位资金7.1亿元,总体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屯留区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聚焦固(气)废综合利用、安全应急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产业,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建立招商引资协调机制,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先后5次推动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招商引资相关议题,在全区吹响了“人人都是招商大使、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的集结号。屯留区委、区政府处级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先后到京津冀、长三角等地考察对接项目10余次,引进了格玻光电、金风能源等企业强势入驻投资。
同时,通过搭建招商平台、参加各类展会、开展上门招商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实效,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让投资者在屯留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大抓项目建设,筑牢发展硬支撑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屯留区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增后劲,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筑牢发展的硬支撑。
“我们公司致力于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平台建设,在长治‘先试先行’,力争做到‘立足长治,辐射山西’,率先在屯留区做试点建设,随后在全市四区八县复制推广,从而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山西瑞赛格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项目经理高峰介绍。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及平台建设项目,是屯留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12亿元,预计打造300个标准化回收站点,建设12个中转场、2个综合型绿色分拣中心;线上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交易平台。平台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招商加盟、交易撮合、在线结算、反向开票、物流服务、客户服务、平台金融、行业咨询、“五流合一”凭证及碳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可带动当地2000余人就业,并实现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
同时,作为煤炭资源型地区,屯留区启动压煤村庄整体搬迁项目,释放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5.6亿元,将29个村纳入搬迁规划,共涉及麟绛、路村、李高、上莲4个乡镇,漳村矿、王庄矿、常村矿、余吾矿、古城矿、郭庄矿6个煤矿,共分两批实施。第一批计划搬迁17个村庄,户数约1008户,共建设两个安置区,一期为纯安仁和苑,二期为纯安天和苑;第二批计划搬迁12个村庄,户数约2698户。
项目完成后,搬迁以后的旧村房屋腾退复垦,可新增农村土地资源4000余亩。所有耕地由村集体统一组织经营,一体化推进生态修复、水土治理保持、基础设施重建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收入的双增长。同时,可释放村庄压煤5120万吨,在实现煤炭资源接续配置与完成保供任务的同时,还能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修复,有效保持水土、恢复道路,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的共赢。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屯留区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项目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并通过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施工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各个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大抓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新活力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是吸引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屯留区始终把大抓营商环境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努力打造一流发展生态,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让广大企业家在屯留投资放心、经营安心、发展舒心。
“我们在原有车间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5360万元,资金全部由自筹解决。项目建成后,能实现生产自动化,准确测量和控制生产过程参数,实现数据完整性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屯留区相关部门多次来公司开展调研,帮助我们解决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希茜说。
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技改项目,是屯留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该公司是一家有着多年历史的制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决定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主要对生产车间、质量管理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从而实现产品生产制造自动化,提高药品生产稳定均一性及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展示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生产信息储存、管理、应用的高效与便捷。项目完成后,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将显著增强,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将实现双增长。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在屯留经开区渔泽工业园内,桓鼎工业固废高值化低碳利用产业园项目的施工现场同样是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工人们头顶艳阳抢抓工期。这一高效推进的建设场景,得益于屯留经开区创新推行的“地证同交”新模式——针对出让土地,将土地规划、能耗评估、基础设施配套等审批要件提前前置,通过提升土地出让效率实现“地等项目”“地配优企”,最终让项目成功实现“拿地即开工”,为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该项目作为屯留区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培育新兴经营主体的重点工程,自启动以来便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态势,成为区域内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山西桓鼎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结合长治市固废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智能化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对煤矸石等大宗固废实现高值化利用、工程化应用。该项目是一个实现煤矸石固废碳交易体系建设的综合型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建15条大型生产线,建设工期两年。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处理各类工业固废300万吨,产值约20亿元,利税约2亿元,新增就业约200人。同时,项目将助力长治市环保产业飞速发展,推动屯留大宗固废资源全面利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低碳转型,在改善生态环境和造福社会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升级到“啄木鸟”专项行动的精准发力,从“7×24小时”政务服务便民站的全域覆盖到预审批改革下“拿地即开工”的速度突破,屯留区以实打实的举措持续培育营商环境“沃土”。通过及时落实惠企政策、强化经营主体梯次培育,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规范涉企执法、落实入企服务备案制度,用“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温度筑牢政企互信基石。这些深耕细作的努力,正让屯留区成为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的“引力场”,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在这片热土上安心经营、舒心发展,共同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投产,一个个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一项项优惠政策惠企利民,为屯留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该区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形成立足区域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屯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