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国际的志愿服务!“潮汐之约”连接国际深港志愿情谊丨国际范·看福田⑱
发布时间:2025-09-21 14:06 浏览量:3
在福田
有这样一群“城市温暖传递者”
他们来自不同国度
说着不同语言
却因对自然的热爱
与对公益的热情
相聚于此
他们,是福田国际志愿服务队
他们参与深港“双城联动”红树林保育行动、参与青少年绘本共读、足球热身的青少年启蒙,参加福田新春饺子宴、迎春花市文化交流活动等。从社区服务到生态环保,从文化交流到公益援助,福田国际志愿者的身影始终活跃在这座城市的烟火与诗意里。
深港联动
共赴红树林之约
近日,由福田国际志愿服务队发起,福田团区委、红树林志愿服务队等组织的“潮汐之约,友谊之林”——红树林探秘与守护志愿行动,吸引河套港澳志愿者、红树林科普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及亲子家庭等多元群体热情参与。
他们相约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在红树与候鸟的“自然课堂”里,共同书写着一段关于守护与友谊的故事。
多元互动
解锁红树林的“生态密码”
在红树林生态科普展馆,图文展板、湿地生物标本与沉浸式影像共同构建起“红树林生态百科全书”。福田区国际志愿服务队、红树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互为“自然导游”,一起观察红树林的生长脉络。
志愿者们在科普展馆内驻足交流,通过观察红树林生长标本、了解生态价值数据、探讨保护现状,结合互动展览的沉浸式体验,深入理解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更在交流互动中真切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紧迫性与长远重要性。
参观期间,国际志愿者与亲子家庭的小生态环境保护爱好者热情交流,通过 “猜鸟名”“辨物种” 等互动游戏,传递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爱。
志愿者们还围绕“跨地域生态”的话题开展对话,互相交流深圳、香港以及非洲各地区红树林自然环境的生态差异。国际志愿者也表达了对可爱的黑脸琵鹭的喜爱。
“为红树贴祝福”环节,福田国际志愿者拿出绿叶便签和笔,与亲子家庭一起写下对红树林的心愿。
来自南非的Soma和青少年志愿者一笔一划认真写下心愿,“愿深圳红树越来越多,快快长大”“以后还想常来,和小鸟做朋友”“Thank you, mangroves!”志愿者将祝福贴在“红树”枝头,早秋的风掀起绿叶便签,仿佛红树为此心动。
共话守护
种下友谊与责任的种子
活动尾声
参与者们分享了
各自的想法和感动
英国志愿者Ffion——
深圳红树林的保护力度让我震撼,从生态修复到公众参与,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尤其是志愿者体系的完善性,值得全球城市学习。
南非志愿者Soma——
作为在深圳生活了五年的外教老师,我会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向我的学生传播,也会致力把这些理念向国际推广。
河套港澳志愿者陈雯——
福田把环保科普做得这么生动,连小朋友都能说出好多候鸟的名字!我已经想加入这里的志愿者团队了,希望未来能参与更多生态保护行动。
亲子家庭冯女士——
孩子回家路上一直念叨还想再来,在场馆参观的不舍得走!这样的活动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真正“看见”自然的价值。
青少年志愿者南同学——
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红树林,今天见到了秋茄的叶子,看见了小鸟在路灯里筑巢,还认识了来自英国的朋友,我和他们交流了候鸟的知识!
这场从生态保护
延伸到城市治理的对话
让志愿服务更立体、更温暖
此前
福田区外事局还发起了
福田区“公共场所外文公示语
纠错有奖‘啄木鸟行动’”
邀请更多志愿者及市民
用“语言微力量”助力城区国际化
市民朋友们也可以通过
一起加入到行动中
福田区国际志愿者系列活动将持续深耕“生态+文化+治理”多元场景,接下来还将推出“国际青少年科技体验”“琵鹭节嘉年华”等主题项目。
从红树林的潮汐之约到未来的更多相遇,福田正以志愿为桥,让国际友人更深刻感知“首善之区”的生态温度与人文厚度,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志愿者的脚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感谢以下单位
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红树林基金会
福田红树林志愿服务队
福保街道团工委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志愿服务队
你和国际友人或志愿者
有过哪些温暖的互动?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你的“跨文化友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