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稳定向好 上半年保健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0.26%
发布时间:2025-09-22 17:34 浏览量:11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央广财经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全国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和监管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保健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0.26%,保健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会议强调,保健食品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高,监管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扎实做好下一步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深化注册与备案双轨制改革、加严加实生产许可审查、大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见实效、着力推进全过程创新监管、不断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构建保健食品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2017年以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准入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制;2017年5月,《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发布,保健食品备案管理正式开启。备案制的核心是原料目录管理。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协调配合,制定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持续扩大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备案产品范围。目前,已依法共同发布85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鱼油、螺旋藻、褪黑素、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人参、西洋参、灵芝等10种功能性原料目录。
“备案制能有效节约研发成本、制度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资源。但备案制不是降低门槛,而是优化监管方式。以制定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为抓手,不断扩大备案管理范围,通过科学评估,将条件成熟、消费需求高、产业基础好、安全风险低的纳入备案原料目录,转为备案管理,更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截至目前,保健食品备案凭证数量突破2.3万张,远超实施注册制30年来的总量。
今年4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征求意见稿)》,对“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纳入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举措标志着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8月20日,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健食品分析方法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据介绍,分技术委员会将抓紧抓实标准制修订,紧盯监管和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以“方法标准化”为突破口,打通技术堵点,加快推出一批好用、管用、通用的方法标准,切实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筑起坚实防线,为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监督监管提供依据和支撑。
“注册审评不是‘卡脖子’,而是确保产品真正安全有效。”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注册通过率稳定在合理水平,既防止低质产品流入市场,又鼓励企业加强科研投入。”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改革,通过科学分类、智慧监管、优化服务,实现了安全监管与市场活力的平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