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7 04:03  浏览量:1

央广网重庆9月26日消息(记者王海)9月25日,重庆市教委在铜梁一中召开全市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会议系统总结十年发展成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明确以“五大行动”推动校园足球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推进会现场(央广网发 罗伟强 摄)

十年耕耘结硕果:足球人口激增250倍,打造全国改革示范样本

会议指出,自2015年校园足球主管职责划转教育部门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普及、竞赛、师资、培养、保障”五大体系,推动校园足球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21所、特色幼儿园135所,培育国家级改革试验区1个、试点区县5个,形成“满天星”训练营等特色品牌。经常性参与足球活动的学生从十年前的不足2万人飙升至250余万人,其中女生参与者增长200倍达60余万人,校园足球已成为重庆教育强市的靓丽名片。

在竞技层面,全市构建“校内-校际-区域-市级”四级竞赛体系,年均举办赛事超4万场次,累计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800余名、二级运动员4000余人,300余名优秀苗子通过“满天星”训练营输送至国字号队伍。

重庆市铜梁一中校园足球队热身训练(央广网发 罗伟强 摄)

锚定三大战略定位:构建“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面对新时代要求,会议明确提出校园足球肩负“立德树人育人工程、体育改革探路工程、足球振兴奠基工程”三大使命。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强调,要立足“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全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推进改革创新,重点实施“五个一”行动计划。

深化教学改革,让足球教学“实起来”。推行“三阶”课程体系——小学侧重游戏化教学(每周1课时)、初中强化技能对抗(开展班级联赛)、高中衔接升学需求(技战术融合),同步建设数智化教学平台,实现全学段无缝衔接。

推进会现场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展示(央广网发 罗伟强 摄)

创新训练机制,让人才培养“活起来”。建立“家校社”协同训练网络,引进退役运动员等专业力量,推广沙坪坝区“631”人才培养通道等模式,通过青训基地校建设实现“校园训练+专业提升”无缝对接,并为队员购买综合保险解除后顾之忧。

畅通升学通道,让成长路径“畅起来”。支持68所初中、123所高中按“一条龙”政策招收2287名特长生,试点“成建制升学”保持队伍稳定性,推动33所后备人才试点校与高校足球学院贯通培养,扩大本科专业招生规模。

激活赛事生态,让竞赛平台“火起来”。联合体育部门打造全域覆盖的赛事网络,严打赛风赛纪问题,将廉洁办赛纳入考核,使足球场成为培养规则意识的育人阵地。

强化政策护航,让考核机制“硬起来”。实施特色学校动态复核,将体质健康监测纳入政府教育履职评价,出台特长生招生标准并建立“一年一复核”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释放。

凝聚合力抓落实:构建“三位一体”发展保障体系

会议要求全市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教育部门将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师资、场地等难题;各区县须将足球场地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按“区县为主、市级奖补”落实经费保障。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需亲自部署,重点破解“12岁、15岁退役”等成长断层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创新,在重庆七中、巴蜀中学、杨家坪中学等学校试点“优质教育+专业资源”共建模式,支持区县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智管”项目,针对性提升学生核心体能素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年内将出台高中体育后备人才招生评价新标准,动态调整足球特长生指标,让更多“追风少年”在绿茵场上实现人生出彩。

此次推进会前,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铜梁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等单位的特色实践。来自沙坪坝区、南岸区等6个区县及学校的代表作经验交流,其“三维一体”班级联赛、乡村末端足球等创新做法引发广泛共鸣。随着“五大行动”深入推进,重庆正朝着建设全国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阔步前行,为足球强国梦贡献“重庆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