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财评|“中国倡议”推动各国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发布时间:2025-09-27 13:54  浏览量:1

日前,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其中,“确保包括全球南方在内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受益”的主张掷地有声。这体现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的鲜明立场和大国担当。

《倡议》立足民生福祉、科技进步、产业应用、文化繁荣、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倡议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强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

这与中国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一系列“中国主张”一脉相承。2023年,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此后,中国持续在国际舞台坚定发声。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到此次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中国力推人工智能朝着安全、向善、公平、赋能、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区,外宾与参展商交流。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从DeepSeek宣布开源到一大批优质国产AI产品出海为各国人民所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探索者,中国坚定反对技术垄断,始终保持开放态度,推动缩小数字和智能鸿沟,将人工智能打造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中国始终坚持人工智能“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治理,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发展、造福人类。《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方案”陆续发布,推动全球逐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人工智能治理事关人类共同的未来,《倡议》响应全球多边合作的呼声,从五大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普惠发展,激励全球共同探索、共谋发展,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提供指引。未来,中国将持续以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市场,以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惠及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央广财经评论员 黄昂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