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践行“两山”:制造、能源与金融的绿色蝶变

发布时间:2025-09-30 19:34  浏览量:2

202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过二十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贵州,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要地,长期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提质”协同命题。辖区内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力量,将“两山”理念融入制造、能源、金融全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探索绿色转型路径,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绿色制造:传统产业焕发转型活力

制造业是贵州工业的基石,也是绿色转型的主战场。近年来,面对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痛点,贵州省内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和循环经济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降碳与增长”协同并进的发展新路。

中航工业旗下贵航股份是绿色制造的先行者。2024年,贵航股份以国家“双碳”战略为引领,深化绿色低碳转型。10家下属单位均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年环保投入284.06万元、节能投入148.58万元,超额完成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下降10.5%、8%的目标,还获评国家级、中航工业级、省级绿色工厂共8家。在能源管理上,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万江机电等3家单位实现自发自用,年减二氧化碳约495.39吨,可再生能源电量达64.96万千瓦时。

公司介绍,贵航股份严控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废水、废气合规排放,危废处置率、土壤污染治理率均达100%,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目标完成;水资源重复用水率86.36%,重复用水量106.42万吨。同时规范包装材料与废料管理,2024年处置纸质、金属废料6300吨,金额2600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贵州轮胎是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24年,其绿色发展再提速:按SBTi净零排放标准承诺减碳目标,建有“碳排放管理体系”及“组织碳、产品碳”信息化平台;推出“绿动系列”等绿色产品,绿色材料应用占比达到45.88%(其中TBR轮胎产品可达72%);引入电力公司建成41.19MW屋顶光伏电站,年购绿电1.21亿千瓦时,2025年绿色电力占比预计超50%,获“贵州省碳达峰碳中和领跑者”,绿色贵轮魅力无限。

当前,贵州轮胎以智能制造为支撑、绿色转型为核心、价值升级为目标,正为轮胎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轮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响应国家‘双碳’号召,以全产业链减碳脱碳、发展循环经济、使用绿色能源为方向,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贵州轮胎总经理王鹍告诉央广财经记者,绿色低碳是贵州轮胎的战略核心,助其构建绿色品牌、市场准入、技术壁垒三重优势,高端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绿色能源:清洁动能助推低碳转型

依托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贵州能源企业积极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黔源电力作为清洁能源上市企业,拥有九座水电站和四个光伏电站,截至2024年末总装机容量为410.56万千瓦。公司积极践行低碳环保,截至2024年,累计生产绿色电能超128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8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25万吨。2024年12月2日,黔源电力获颁“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认证的“水电+”企业。

在生态保护方面,黔源电力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中具有代表性。为保护黑叶猴栖息地,其调整善泥坡电站开发规模,保留7.9公里河段,建设45公顷栖息地,完成2000余亩植被恢复。公司还建成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连续16年开展19种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29次约1100万尾,并与三峡大学合作开展鱼类资源保护研究工作。

“黔源电力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深耕水电运营,拓展新能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持续壮大绿色发展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黔源电力董事长杨焱向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将绿色发展融入新质生产力实践,以科技创新引领公司流域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在北盘江流域建成中国华电首个梯级流域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此外,获“贵州省绿色工厂”认证的安达科技同样深耕环保领域,公司在合规化与绿色运营成效凸显。据安达科技介绍,投产项目均通过ISO14001:2015环境认证,生产基地能源管理体系全符合ISO50001:2018标准,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预估达20%。

具体来看,2024年,公司工厂自来水使用量共计156.17万立方米。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将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纳入规划,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升级重点耗能设备推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不利影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环保生产。

另外,安达科技拟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利用厂房屋顶实现光伏发电684.18万kWh,进一步提升绿电使用比例,深化清洁能源应用。

在能源领域,盘江股份的绿色转型同样令人关注。该公司2024年多维度筑牢环保防线,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耕绿色发展,构建多维度污染治理体系。废水治理方面,矿井水、生活污水总设计处理能力分别达1.61万m3/h、1.35万m3/d,电厂污水实现零排放,矿井水回用后剩余部分作生态补水,煤泥水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据盘江股份介绍,公司在废气治理上,电厂配备除尘、脱硫、脱硝装置,污染物经处理达超低排放标准并实时在线监测。2024年还实施3项矿井噪音治理工程,完成矸石山覆土复绿25.9万平方米,电厂粉煤灰等固废全外销资源化利用;同时推进节能技改,淘汰高耗能设备,多举措实现环保与生产协同发展。

绿色金融:资本活水润泽产业发展

在贵州,金融机构正通过产品创新和资源倾斜,为绿色产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成为“两山”理念落地的重要资本引擎。

对此,贵阳银行构建了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330.95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长17.54亿元。2024年,贵阳银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等体系,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近年来,贵阳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绿色建材、绿色出行、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将绿色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全行绿色化转型,贵阳银行坚持战略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贵阳银行董事长张正海向央广财经表示,董事会确立了打造“绿色生态特色银行”的战略定位,高级管理层制定具体政策,推动全行绿色金融发展。设立绿色金融专门管理部门,构建了“一体六专”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打造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供应链、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同时,积极发挥集团协同效应,贵银金融租赁公司绿色租赁业务占比超50%,在全国金融租赁公司中名列前茅。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创新融资模式,为水城光伏项目授信9亿元(已投放2.53亿元),支持赤水河污水处理PPP项目发放贷款4.2亿元,助力项目日处理能力达10万吨,服务沿线居民。

目之所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贯穿贵州区域所有上市公司,对推动当地制造业重焕生机、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金融资本润泽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在贵州证监局和贵州省各相关方的共同推动下,贵州上市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助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助力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

贵州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贵州各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相关方持续提升生产经营含“绿”量。具体体现在自主提升和工具运用两个方面,一是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意识显著提升。近年来,监管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要求,推动省内主动单独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提升,由2020年度的9家增长为2024年度22家,数量占省内上市公司的63%。按照Wind最新统计,贵州上市公司的ESG综合评分总计211.22分,平均得分6.03分,高于A股上市公司均值。二是贵州市场各方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工具赋能绿色发展。2021年以来,贵州各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发行可转债等资本市场成熟工具,积极引入“资源”“活水”赋能工艺技改、绿色升级、绿色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超300亿元。同时,多家实体企业积极运用交易所债券市场,通过发行绿色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实现融资超40亿元。

“两山”理念二十年来,在监管引导、金融支持与企业实践的协同下,贵州上市公司形成了“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彰显了“两山”理念的实践价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贵州必将进一步壮大绿色力量,为全国提供更多“贵州经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续写新的绿色篇章。

央广财经记者 傅天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