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社科市集”让知识更有趣

发布时间:2025-10-02 22:33  浏览量:1

近日,由济源示范区社科联牵头组织的“玉川雅集”社科市集在世纪广场举行。本次活动以“聚力打造文美济源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通过16个特色展区让市民在互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动起来:指尖传承,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咚咚咚”,一阵轻快而清脆的敲击声从“手艺活态馆”前传来,不少市民正围着一个简易的木头装置,看着一只精巧的木鸟在木制轨道上欢快地“啄”向底部。“这叫啄木鸟,是咱们的老玩具,利用的是重力惯性原理。”传承人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市民动手。看着木鸟“哒哒哒”地啄下去,现场观众跃跃欲试。这种零距离互动,让非遗不再是玻璃柜里的标本,而是掌心里的乐趣。

在教体局展区,济源多所学校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创新成果。济水宣化学校的水墨书法清新雅致,天坛宋庄学校“以石育美”的石头画创意十足,大峪中心校的“晶灵”手作晶莹剔透,健康路小学的创意剪纸栩栩如生……各校小小讲解员们为观众生动介绍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创作过程,引来众多市民驻足体验。

济水宣化学校学生李瑾恬感慨:“看到大家这么喜欢我们创作的书签和水墨画,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书画艺术的魅力,更坚定了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

静下来:书香灯影,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

与互动区的热闹相比,由新华书店和联洋文化传媒打造的“相约书香济源”区域,则流淌着一种安静的愉悦。市民们或驻足书架前精心挑选,或坐在休闲区沉浸阅读,孩子们则对数字阅读设备充满好奇。这里营造的,正是一种“主动参与”和“沉浸体验”的深度阅读氛围,让热爱书籍的人们在此找到共鸣。

几步之遥的“老物件的旧时光”展区则仿佛一条时光走廊。从清代的瓦斯检定灯、民国的马灯,到早期的电石灯、信号灯和滚灯,一盏盏古灯静默无声,却诉说着流动的光影故事。市民们不仅观看展品,更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了解了它们背后的历史功用。

暖起来: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融入百姓生活

“阿姨,您这属于典型的秋燥,可以试试用梨和百合煮点水喝。”在“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义诊台前排起了小队,医生们耐心望闻问切,给出的建议既专业又“接地气”。旁边的“节气养生角”同样人头攒动,工作人员结合秋季特点讲解养生知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聆听。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巧手制作”中药香囊区域。市民们根据配方,将艾叶、丁香、薄荷等药材细心装入锦囊,不一会儿,清雅的药香便弥漫开来。许多参与者表示,亲手制作香囊既有趣又实用,在体验传统工艺的同时还能学习中医药知识,收获颇丰。

作为2025年济源示范区社会科学普及周的重点活动,“玉川雅集”打破传统展陈模式,采用“市集+体验”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与社科普及深度融合,打造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文化空间。整场活动气氛热烈,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日常生活。

济源示范区社科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通过互动体验让社科知识更加贴近群众,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宗旨,为“文美济源”描绘出更加生动、可感的现实图景。(任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