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市场治理新格局 看湘潭“信用+”重塑招投标生态
发布时间:2025-10-10 18:41 浏览量:2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彭丙林 湘潭报道
在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一场以信用为核心驱动力的招投标改革正深刻改变着市场生态。
2021年以来,湘潭通过将信用体系深度嵌入招标、投标、评标到标后履约的全流程,不仅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更营造出“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健康市场环境,赢得了各方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可。
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位于湘潭市民之家。
制度筑基,让信用评价“有章可循”
为筑牢改革根基,交易中心联合市信用办、公管办等部门,自2021年起陆续出台《湘潭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起覆盖全市、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
当前,湘潭针对招投标领域的多样性,设置了多维评价指标,涵盖公共信用信息、行业管理信用信息和投标行为信用信息。其中,对投标人,侧重评价其合同履行能力、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对招标代理机构,聚焦服务质量、合规操作与专业能力;对评标专家,重点考察评审公正性、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系列文件发布。
“过去核验投标人信用、评审等方面,缺乏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撑。现在信用报告一目了然,系统自动核查,我们的选择更有依据、更有底气。”湘潭君悦招投标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骊蒙对此深有感触。
技术赋能,为公平监管“装上慧眼”
为全力搭建湘潭市信用体系,交易中心主动作为,使湘潭成为湖南省首个对接“信用中国”“信用湖南”API接口的地市州,并建立了覆盖2.4万余家市场主体的“信用主体库”,为市场主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用画像。
与此同时,湘潭成为全省首批部署“机器管招投标”系统的地市州,打造“啄木鸟系统”自动识别违规行为,累计移交线索42条,并与市发改委共享2025年度政府采购、学校食堂食材供应、政府工程建设项目等履约见证信息300多条,有效破除“信息孤岛”,提升监管效能。
评标室、监督室、见证室实现“三方会话”。
一位参与评标的专家说:“如今实行‘乱序盲评’,专家在独立评标舱工作,系统自动调取信用数据,人为干预几乎不可能,评审工作更加独立、规范。”
见证延伸,实现标后履约“闭环管理”
今年6月,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标后履约见证,通过“一月一见证”和“资料核验+现场见证”模式,对332宗项目开展现场核查,实现机器管项目合同签订率达100%。
此外,湘潭市还实现了履约见证信息共享至行政监管部门,当前已移交3宗异常线索至市纪委监委、3宗工程项目问题至行政监管部门,为信用评价与联合奖惩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服务大厅。
从制度设计到技术应用,从数据共享到履约见证,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信用+招投标”改革落地生根。这项改革不仅提升了交易效率与透明度,更让市场主体切身体会到“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制度红利,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湘潭经验”。
- 上一篇:符箓源起:啄木鸟以嘴画字成符
- 下一篇:京东方副董事长高文宝因个人原因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