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大幅减亏 “反内卷”带动多晶硅价格修复
发布时间:2025-10-31 18:14 浏览量:2
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光伏产业上市公司已相继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出现大幅减亏,多晶硅价格回升。而上半年逆势增长的逆变器企业却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企业在第三季度净利出现下滑迹象。
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大幅减亏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多家企业通过成本控制、技术升级及市场策略调整,实现大幅减亏。
隆基绿能(601012.SH)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509.15亿元,同比下滑13.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4.03亿元,同比收窄47.52%。其中,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81.01亿元,同比下滑9.1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34亿元,同比收窄33.53%,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大幅减亏。
隆基绿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未实现盈利,但通过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多举措管理创新、降本增效,实现了主要产品单位制造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较快下降。
大全能源(688303.SH)第三季度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母净利润为7347.9万元,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亏损状况。
大全能源表示,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计划与销售策略,有效把握价格回升窗口,实现了产销环节的协同运作。
TCL中环(002129.SZ)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74亿元,同比增长28.34%;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3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9.98亿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5.72亿元,同比下降4.4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7.7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0.61亿元。
TCL中环表示,公司聚焦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主业,坚持“以发展化解危机,在克服困难中寻找机遇”的经营观念,持续推进战略落地、降本控费和组织变革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威股份(600438.SH)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下滑5.3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2.7亿元,同比扩大32.64%。三季度单季,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91亿元,同比下滑1.5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15亿元,同比收窄62.69%。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行业正通过政策调控、企业主动减产等措施逐步摆脱低价无序竞争,硅料、电池片等上游环节价格回弹,带动全产业链盈利修复。但行业尚未完全走出周期底部,四季度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逆变器企业几家欢喜几家忧
2025年10月20日,海关总署发布 2025年9月逆变器出口数据,我国当月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0.67亿元,环比下降19.37%,同比增长4.6%。前三季,我国逆变器累计出口金额为 483.22 亿元,同比增长7.3%。整体来看,9月逆变器出口区域分化增强,多地区出现结构性调整,大洋洲市场表现亮眼,持续高景气。
万联证券认为,长期来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网不稳定性增加,储能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阳光电源(300274.SZ)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归母净利润为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归母扣非净利润39.91亿元,同比增长59.76%;基本每股收益2元/股。
根据开源证券研报数据,逆变器业务方面,阳光电源2025年前三季度光伏逆变器收入同比增长约6%,各市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国内发货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8%降至40%,高毛利海外市场占比相应提高,毛利率有所提升。储能业务表现强劲,前三季度发货量同比增长70%,出货结构显著优化,海外发货占比由63%提升至83%,支撑毛利率保持稳定。
固德威(688390.SH)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17.42%;归母净利润为9771.78万元,同比增长200.8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94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为8111.98万元,同比增长837.57%。
固德威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逆变器和电池产品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加,带动利润总额显著上升所致。
交银国际证券分析师认为,固德威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澳洲等地区户储需求增长,推动高毛利的海外逆变器及电池业务收入增加,以及“531”抢装结束后,低毛利的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下降。
但也有上半年实现高增长的逆变器企业在第三季度出现净利下滑的迹象。2025年上半年锦浪科技(300763.SZ)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出现16.85%的下滑。
上能电气(300827.SZ)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4.78%,而第三季度却出现21.81%的同比跌幅。
多晶硅盈利显著修复
各个部委、协会、企业积极推进光伏反内卷。8月19日工信部、发改委、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针对当前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六部门联合行动,释放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表明政府对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光伏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反内卷”带动价格上涨、 丰水期推动成本下降,多晶硅盈利显著修复。
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7月起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9月底N型致密料价格上涨至 4.97 万元/吨,较 6 月底价格低点上涨 56%;三季度 N 型致密料均价4.31万元/吨,环比第二季度均价3.48万元/吨上涨24%。
受益于多晶硅价格上涨,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回升。大全能源财报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多晶硅行业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出现价格修复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多晶硅产品产销率达到138%,资产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表示,综合来看,当前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短期或将在政策预期下维持弱势平稳运行。
信达证券分析师认为,硅料价格上涨后,价格如何向下传导,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出清也同样重要,预期后续光伏硅料“反内卷”工作将陆续落地,组件“反内卷”也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