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个项目落户!光明区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招引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5-11-13 09:18 浏览量:2
快速为亚启科技精准锁定8000平方米研发空间、组装测试空间,为其解决研发场所所需空间;及时为克洛诺斯引来的数千万元金融“活水”,为其注入发展动能;远赴山东登门造访,促使新华医疗两家子公司在光明注册成立,刷新“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启动”的光明速度……
光明科学城蔚然成势的创新“势能”,正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具象化,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光明区围绕全市“20+8”产业集群和全区“3+3+1”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创新招商机制,优化企业服务,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成效初显。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光明区通过精准招商成功落户中国联合、华熙生物等项目619个,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央国企项目19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0家。
▲光明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
“一企一策”精准招引
国内龙头企业纷纷落子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机遇和挑战并存,谁率先“迈开腿”走出去,全方位展示自身的诚意和优势,就有可能优先获得优质企业的青睐,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蓬勃发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光明区坚持“心诚+行程”,马不停蹄“走出去”,链接全球资源,发挥“要素+生态+专班”模式精准招引。目前已统筹组织赴北京、上海、福建、日本、美国等地开展多场招商引资推介,挖掘对接苏州清听、东软医疗等企业投资落地意向,正积极推进唐纳集团、慧镕电子等优质企业落地。
此外,新引进莱茵检测、台湾海纳德、啄木鸟医疗、国药器械供应链公司、中建电力、格力数字科技等超100个“500强”、央国企、上市公司、外资企业、“专精特新”优质企业项目落户。同时,持续跟进企业经营情况和投产需求,已服务国药影像、舟海智能、炜烨科技等167家新引进企业实现纳统,合计纳统产值超97.5亿元。
其中,国药集团与光明区“深度牵手”,正是光明区“心诚+行程”行动结出硕果的生动写照,进一步推动光明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2023年2月,光明区得知国药器械与GE医疗签署协议、计划成立医疗影像设备合资公司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将项目纳入“重点产业项目服务清单”,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全程跟进服务,同时组织企业参与“光明医疗装备对接会”,经过10个月项目攻坚,于当年12月推动国药影像项目落户光明。落户后不到一年,2024年10月,国药影像产业园区暨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便正式启用投产,与清华大学电子系、国创中心等多个前沿科创主体开展业务合作。截至目前,光明区已协助国药影像成功获批7款医疗器械注册证。国药影像在光明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国药集团加码布局的“信心砝码”。今年7月,国药集团将旗下国药集团广东医疗器械供应链有限公司迁册至光明,决定在光明深耕发展、长期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3日,创业板市值第二、山东省市值第一的龙头上市公司——中际旭创,正式将子公司广东深度智冷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光明。从6月初步接洽到8月成功落地,仅两个月的“光明速度”背后,是光明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精准服务支撑:直击发展痛点、定制落地方案、高效推进流程,用实效践行服务承诺。目前,光明区已与深度智冷达成全面合作,依托区内“超算+智算”双平台优势,共同打造先进算力液冷技术应用中心,为光明区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区注入强劲动能。
“光明温度”精准服务
外资优质企业接踵而来
光明科学城自发展之初,就明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有全球视野。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外资外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明区高度重视外商投资,对重点外资项目安排专人服务,建立外资项目全员招商机制,多家全球优质企业落户光明,在光明进一步发展壮大。据悉,今年全区已新设6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光明区首家外商独资医院科瑞莱福医院、台湾海纳德子公司宇宙之星、美国Outsect公司投资的微溶新材料等。在光明区精准服务下,威立雅、相达生物、亚能生物等项目实现外资到资,艾维普思、安费诺、莱茵检测、日东光学等项目意向加大力度使用外资,目前全区实际使用外资额实现2.27亿元,预计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超4亿元。同时,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额达1060.1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居全市第三。
优渥创新生态、优质营商环境与政府部门精准服务,成为光明区俘获外资外企“芳心”的核心吸引力。国际检测龙头TÜV莱茵华南总部成功落户光明并稳步发展,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光明的招商专班攻克了从选址、增容、调租、审批、验收十余个堵点,经过701天全周期“保姆式”护航陪跑,2024年11月1日,国际检测认证龙头在光明区银星合成生物园区正式启用其大湾区(深圳)运营中心。该中心是德国TÜV莱茵集团近五年来在华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运营中心落地并不是招商服务的终点,光明区高位推动、专班对接,以“光明温度”与“光明速度”全程护航企业成长,协调解决了70余名员工的安居诉求。今年9月12日,TÜV莱茵集团进一步将华南区总部——莱茵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迁册至光明。此举也使光明区实现外资科技服务业龙头项目“从0到1”的突破,成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标志性成果。
▲国际检测龙头TÜV莱茵华南总部落户光明。
目前,莱茵已与欣旺达、迈瑞、科曼等龙头企业建立合作,2025年预计年营收将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全球优质企业纷纷看好光明、投资光明、扎根光明,进一步丰富了光明科学城的创新生态,为光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打造“雁阵式”招商体系
重大项目提速提效
招商工作是一项涉及政策制定、资源整合、服务优化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才能实现高效推进。光明区深谙此道。
光明区不断优化完善全区大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招商统筹+产业招商+线索推荐+要素支撑+产业生态支撑+街道”的多中心雁阵式招商体系,实施“招大商优商提质、招商项目提速、招商机制优化、招商线索提效、招商支撑助力”五大提升行动,构建资源整合、协同高效的招商新格局。
这一创新体系如同精心编织的一张招商大网,既有明确分工,又形成合力。“我们建立了从项目对接、落地到投产的全流程服务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对接、每个问题都能及时跟进、解决。”光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今年全区共跟进各单位在谈线索1137个,已推动线索落地521个,线索转化率有效提升,这一高效的服务机制功不可没。
同时,光明区强化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围绕用地项目落地难点堵点问题,牵头建立项目推进服务专班,靠前服务推进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先进新材料及热等静压技术应用中试基地等10宗用地项目,合计用地需求约3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超65亿元,达产后总产值超175亿元,将成为推动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招商结硕果,引资见成效。目前,光明区围绕“3+3+1”等重点产业集群,锚定好商、大商、优商,落地373家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招商引资与辖区发展契合度不断提升。杉川机器人年产值(营收)已经超20亿元,格力数字科技等24家企业年产值(营收)超亿元。国药影像、新华医疗、数联天下等一批已正式落地经营的项目,也成了光明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光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程式跟踪服务,让企业不仅“引得来”,更能“落得下”“发展好”。光明这片创业热土,正奋力续写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文/图
编辑 王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