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曲少杰:港股基金规模破万亿 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

发布时间:2025-11-13 17:54  浏览量:1

央广网北京11月13日消息(记者 冯方)近期,港股投资热情高涨,助推港股基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三季度末,港股基金突破万亿元规模。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基金经理曲少杰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港股基金规模扩张主要受估值洼地效应等因素驱动,展望后市,港股高股息板块的估值有望得到持续支撑,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具备清晰且坚实的长期投资逻辑。

曲少杰表示,港股基金规模扩张背后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显著的估值洼地效应。当前港股估值相对偏低,依然处于全球资本市场低位。截至2025年11月10日,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为11.97倍,显著低于德国DAX(18.44倍)、英国富时100(20.23倍)等全球主要股指。同时,股息率达3.05%,较标普500(1.11%)更具吸引力。这种估值优势有望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二是港股的结构优势。港股市场或能同时满足防御性与成长性的双重配置需求,具有哑铃策略两端的优势:一方面部分蓝筹高股息率股票具有6%左右的股息率,适合作为利率下行周期中的防御选择;另一方面,以科技互联网、生物医药及新消费等为代表的领域聚集中国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有助把握港股科技成长机遇。这两类资产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港股。

三是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港股市场作为中国优质企业的重要上市平台,集中了一大批优质成长股与价值股。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尤其高科技产业不断创新突破,无论是海外资金还是内地资金都希望积极参与到中国经济,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科技发展的投资红利。

“当前资金主要聚焦港股高股息、科技互联网、生物医药与新消费这几大领域。”对于相关板块的投资逻辑与后市展望,曲少杰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高股息资产方面,在全球利率下行背景下,港股高股息股票资产(年均分红约6%)成为追求稳定收益的稀缺品种。随着美国可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港股高股息板块的估值有望得到持续支撑。投资港股高股息资产一方面可以追求获得分红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力争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科技互联网方面,港股市场汇聚了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的科技互联网企业,这类企业的核心技术已具备全球竞争力,逐渐成为海内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的核心标的。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主线逻辑。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具备全球领先潜力,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持续推进,因此科技互联网行业具备清晰且坚实的长期投资逻辑。

生物医药方面,同样是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备受资金关注的领域,已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综合实力。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正在形成实质性的技术突破,行业定位从跟随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型。我国新研制的生物医药成果已经开启对海外授权并获取授权收益,改变了以往我国需单方面引进海外医药产品的历史。

新消费方面,新消费行业的崛起彰显了中国IP和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从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全球热销,到潮玩“拉布布”成为消费者争相追捧的热门玩偶,这些案例都代表了中国文化,并形成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