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交污染触目惊心 生态环境局亟待亮剑

发布时间:2025-11-14 12:00  浏览量:1

近日,多名群众反映,太原市古交市多个区域多家企业违法排污现象,露天堆放、黑烟直排等问题突出,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周边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尽快介入整治。

在古交市桃园街道,一处无名石料场的污染问题尤为扎眼。场地内堆放着大量石料,这些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采取任何遮盖措施,完全暴露在室外。随着过往车辆碾压和风力作用,石料场周边粉尘弥漫,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对周边土壤和植被造成潜在污染。

距离该石料场不远的桃园街道耀安嘉煤业,同样存在严重的环保违规行为。企业厂区后方,大面积煤炭被露天堆放,既未见密闭贮存设施,也未设置严密围挡,更未采取覆盖、喷淋等防尘措施,与《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易扬尘物料贮存的相关规定严重不符。记者走访时,该企业正进行露天作业,大量煤尘随风飘散,周边道路、植被均覆盖着一层黑色粉尘,长期下来不仅会导致区域植被枯萎、土壤流失,破坏生态平衡,还会对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据报道,在古交市王家沟砖厂,污染场景更为触目惊心。“白中带黑的天空、浓烟滚滚的荒野” 成为这里的常态。砖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黑烟直冲天际,与周边农田里偶尔冒出的野火烟尘交织在一起,将原本清新的空气染成灰暗色。当地村民表示,砖厂长期违规排放,不仅让周边农作物生长受影响,就连日常开窗通风都成了奢望,空气中弥漫的刺鼻气味让人难以忍受。

据了解,煤炭、石料等易扬尘物料露天堆放,不仅会产生大量颗粒物污染物,还会在降雨时形成含污染物的径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砖厂排放的黑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加剧大气污染,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这些污染行为已严重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破坏了古交市的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是民生大事,相关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针对古交市多处企业的污染乱象,公众迫切希望古交市生态环境局能主动作为、快速响应,立即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排污企业依法从严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还周边群众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后续进展,本网将持续关注。(来源:新晋网 作者:章晋兵)


评论员文章:

【古交污染乱象刺眼:生态环境局局长岂能 “隐身”?】

当太原市古交市桃园街道的石料场露天堆料扬尘漫天、耀安嘉煤业的煤炭无遮无挡污染周边、王家沟砖厂的黑烟染暗天空时,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公众心头:负责守护当地生态的古交市生态环境局,尤其是该局局长,在这场污染治理战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从记者实地走访的情况来看,三家企业的污染问题绝非 “临时突发”—— 无名石料场的物料长期露天堆放、耀安嘉煤业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露天作业持续进行、王家沟砖厂的黑烟更是成了 “常态风景”。这些刺眼的污染场景,暴露的不仅是企业环保意识的缺失,更折射出古交市生态环境局监管的严重缺位,而作为部门 “一把手” 的局长,显然难辞其咎。

按照环保监管职责,生态环境部门本应是环境违法行为的 “啄木鸟”,日常巡查、动态监管、及时查处是基本要求。可在古交,易扬尘物料未遮盖、煤尘肆虐、黑烟直排等问题长期存在,为何直到记者曝光,这些违法现象才进入公众视野?是局长对辖区内的污染隐患 “视而不见”,还是监管机制形同虚设?若日常巡查落到实处,怎会让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明目张胆”?若执法处罚及时有力,又怎会让污染问题愈演愈烈?

更值得追问的是,面对周边群众的不满与诉求,古交市生态环境局是否有过主动回应?当村民抱怨 “开窗通风成奢望”“农作物受影响” 时,作为局长,是否真正到一线了解过情况、推动过整改?污染治理不是 “口号工程”,需要 “一把手” 带头压实责任、靠前指挥。可从当前乱象来看,局长的 “治理存在感” 严重不足,既未展现出对违法企业的强硬态度,也未拿出解决污染问题的具体方案,这样的 “不作为”,无疑让生态保护的防线形同虚设。

生态环境是民生底线,局长的职责不仅是 “坐办公室”,更要 “下一线”。如今古交污染问题已摆在明面上,公众期待的不是事后的 “被动应对”,而是局长能主动扛起责任:立即牵头开展专项整治,对违法企业从严从重处罚,以 “零容忍” 态度震慑违法行为;同时深挖监管漏洞,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杜绝 “一阵风” 式治理;更要主动向公众公开整改进展,接受社会监督,用实际行动赢回群众信任。

若局长仍对污染乱象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辜负了群众的期待,更是对自身职责的严重失职。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局长该 “醒醒” 了,别让 “生态守护者” 的身份,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作者: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