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之变,看TA们24小时内完成一场城市管理“微更新”→
发布时间:2025-11-14 12:26 浏览量:1
你是否曾走在街头,发现过一些看似微小的城市“瑕疵”?一个破损的井盖、一盏不亮的路灯,或者一个写错了笔画的路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匆匆一瞥,心里嘀咕一句便离开了。
但就在前几天,静安区市政配套中心工作人员“00后”小田,却让这样一个微小的发现,在24小时内,促成了一次高效的城市管理“微更新”。
刷出来的“责任心”:新青年的城市“啄木鸟”视角
事情发生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小田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在休息间隙刷着小红书,浏览着本地的各种资讯。突然,一条本地的“吐槽”帖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网友发布了一张“万航渡路”路牌的照片,并配文:“谁能解答下,为什么‘万航渡路’,这个‘航’少了一点?”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小田立刻放大了图片仔细查看。果然,路名牌上“万航渡路”的“航”字,右边的“舟”字旁,确实缺少了关键的一点,变成了一个错别字。
“虽然只是一个点,但路名是城市的脸面,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文化的严谨性。”小田没有把它当作一则普通的网络笑话,而是立即将这条信息和截图,转发给了负责道路设施养护的具体负责人。
“未移交”不等于“不负责”:一场跨越职责的快速联动
信息发出后,迅速引起了重视。负责市政养护的部门第一时间响应。经过内部核查,发现该设施因竣工不久,尚未正式移交给养护部门管理。
但是,“未移交”绝不等于“没人管”!
面对这条来自网络的“非正式”投诉,养护部门的同事没有丝毫推诿。“既然我们看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他们当即决定“先行一步”,主动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核实处理。
从收到信息,到派人现场确认,再到调取材料、安排维修……一系列流程在几个小时内高效完成。当天,那个“偷懒”出走的“点”,就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补了回去。“万航渡路”的路名牌,终于恢复了它应有的正确面貌。
线上闭环:在发现问题的地方“报到”解决
问题在线下迅速解决了,但故事的闭环还需要在线上完成。处理完毕后,工作人员没有忘记那条最初的小红书帖子。他们在原帖下进行了回复,并附上了整改后的图片。
从发现问题、传递信息,到快速处置、线上回复,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微循环”在一天之内顺畅完成。
舆情变“誉情”:快速响应赢得上级肯定
就在问题处理完毕的同时,上级部门转发了相关投诉信息。当他们正准备下发通知要求整改时,却收到了市政中心“问题已处理完毕”的汇报。
这种“未诉先办”“提前一步”的工作模式,赢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一次潜在的“舆情”,因为一位年轻员工的主动、一个责任部门的担当,转而成为了一次体现高效作风的“誉情”。
编辑: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