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法院巧用“四则运算” 答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卷”
发布时间:2025-08-05 08:51 浏览量:1
近年来,未央法院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努力答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卷”,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法治动能。
做优司法服务“加法”,厚植发展沃土
2024年以来,未央法院创新推出“啄木鸟”法治体检机制,以“四步诊疗法”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纠纷预防能力。截至目前,已为15家重点企业出具“体检报告”,梳理风险漏洞67条,提出诊疗建议85条,推动相关企业涉诉纠纷下降15.3%。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涉诉情况,形成个性化‘体检报告’,让司法服务更精准。”未央法院速裁审判庭负责人方圆介绍。针对辖区某建工企业在合同管理、工程款支付、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法官团队及时提出6项诊疗建议,有效帮助企业转变了经营观念,从源头上预防了纠纷发生。
此外,未央法院还通过及时制发司法建议书、依托“‘未’法而来·法官释法”法治文化品牌创建、“巡回审判”等方式,不断做优司法服务“加法”,让法治理念成为企业发展“护身符”。
做实诉讼成本“减法”,激活市场活力
6月20日,随着未央区综治中心正式启用,未央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同步开始运行,通过“三个维度”的创新突破,打造现代化治理新格局。在平台建设方面,诉讼服务分中心深度嵌入区综治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在机制创新方面,构建“资深法官+专业调解+行业专家”的三维解纷矩阵,配套建立“快速分流、快速响应、快速反馈”的三快机制;在服务效能方面,实现了涉企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与此同时,未央法院还将“1+2+3+N”商事解纷机制同步拓展使用至区综治中心,提供包括涉外纠纷在内的“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服务,切实助力涉企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做强协同保护“乘法”,激发创新动能
守护企业创新成果,未央法院创新打造的“4321”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正成为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该机制通过四项举措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立体网络:联合省知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知产保护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凝聚4股专业力量织密“解忧网”;与省市知识产权部门和区委宣传部(区版权局)等单位签订3项合作协议,扩大保护“朋友圈”;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重点企业设立巡回审判点,依托2个平台延伸司法服务;创新“行业协会+企业+学校+政府”1个宣传模式,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多方保护“乘法”效应。
做细执行攻坚“除法”,畅通发展通道
执行工作是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公里”。未央法院以“四准确四快速”执行机制,通过准确识别涉企案件、把握核心矛盾、甄别失信失能、核实履行情况,实现分类施策,既重拳出击、又善意文明,为兑现企业胜诉权益扫除障碍。2024年,共执结涉企案件6455件,执行到位金额达17.92亿元。
从上门问需的“法治体检”,到多元解纷的“未央模式”;从知识产权的协同保护,到刚柔并济的执行攻坚,未央法院正以司法“四则运算”持续助力推进“两行动、两措施”重点任务攻坚,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杜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