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与时俱进兰州市建强兼职仲裁员队伍
发布时间:2025-08-27 15:32 浏览量:7
近年来,兰州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总量持续高位运行,面对专职仲裁员数量有限和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多发的矛盾,兰州市人社局大胆探索、守正创新,通过系统全面培养兼职仲裁员队伍,创新开展“啄木鸟”行动,有效缓解了办案压力,在源头治理和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来,兰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聘任的19名兼职仲裁员参与审理的案件数量占全委结案总量近30%,“案多人少”的结构性矛盾得到实质性缓解。
一是抓好聘任入口,精心遴选兼职仲裁员队伍。重点从高校法学院、知名律师事务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法律工作部门等多个渠道选拔聘任兼职仲裁员,这些兼职仲裁员不仅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更拥有丰富的劳动人事争议相关实践经验和对特定行业的深刻理解,“跨界”背景使得其在处理涉及专业领域(如新业态用工、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复杂工伤认定、集体性劳动争议等)的案件时,能更快速地抓住争议焦点,提出更贴合行业实际的调解方案或裁决意见。经统计,由兼职仲裁员主要参与审理的案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5%,调解成功率和当事人满意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诉率维持低位,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抓好源头治理,广泛开展“法治体检”“啄木鸟”行动。组织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混合编队,深入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啄木鸟”行动,通过前端介入、强化源头治理,及早发现并消除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风险隐患。“啄木鸟”一行送“法治体检”进企业,通过查阅规章制度、劳动合同、考勤记录、薪酬发放等材料,与企业HR、管理者、职工代表座谈,精准查找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近年来,“啄木鸟”行动已为全市超过1000家企业提供了免费法治体检服务,出具体检报告和建议书1800余份,帮助企业规避潜在劳动争议上千起。
三是抓好普法宣讲,精准组织“定制化”服务企业。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普法,衔接各级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跟进受理劳动保障维权案件和来信接访频次较高的企业和行业开展精准普法,由兼职仲裁员结合自身专长和办案中发现的多发、共性问题,对劳动争议易发多发企业开展“点单式”“定制化”的普法讲座,主要内容涵盖劳动合同签订与解除、工时休假、薪酬福利、工伤保险、女职工保护等企业最关心、职工最关注的领域。通过精准普法,有效提升了企业和劳动者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从源头上减少了因不懂法、不守法而引发的劳动人事争议。
四是抓好一线调解,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充分发挥兼职仲裁员的理论与实践优势,将其纳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团队中。组织兼职仲裁员定期走访企业性调解组织,通过案例研讨、现场观摩、业务培训等方式,传授调解技巧,规范调解程序,提升基层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调解成功率,力争将更多小额、简单的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通过将仲裁工作的阵地前移,从传统的“事后裁判”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调解”,实现了治理环节的前置,在劳动人事争议领域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
五是抓好技能培训,系统搭建赋能成长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疑难案件研讨会、新法律法规学习会等活动,专职仲裁员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程序性把控能力,兼职仲裁员有多元的视角、前沿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内的实操经验,通过交流碰撞,有效解决了部分新型、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难题。来自学术界的仲裁员,能将仲裁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趋势带入研究和教学,促进了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紧密结合。来自企业的兼职仲裁员,能更直观地将仲裁理念和规范要求带回企业,促进企业用工管理自我优化。通过双方深度互动,不仅提升了兼职仲裁员的个体能力,更整体提升了兰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形成了“1+1>2”的聚合效应。
下一步,兰州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队伍将与专职仲裁员一道,以专业的素养、公正的立场和辛勤的付出,为优化兰州市营商环境、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仲裁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