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丰投顾收年内首张罚单 证监局指公司存在五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29 12:03  浏览量:3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陕西证监局对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巨丰投顾)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根据监管文件,巨丰投顾存在五个方面的违规行为,包括公司在业务推广中存在无投资顾问资格的业务人员向客户提供具体投资建议的情况;公司微信小程序"捕股器"中的风险提示和合同内容均未说明数据信息来源,也未主动向客户提示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风险和危害等。陕西证监局要求其全面整改并提交书面报告。

资料显示,巨丰投顾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之一,是已有27年发展史的老牌投顾机构。这是巨丰投顾今年收到的首张罚单。去年巨丰投顾及北京分公司因业务违规分别被罚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从违规事由来看,该公司业务人员资质管理不严问题较为突出。

员工无资质展业问题多发

据官网介绍,巨丰投顾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投资理财顾问服务提供商。1998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该公司成为首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015年成为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和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推荐机构会员。

不过,近年来,这家有着27年历史的老牌投顾机构屡屡被监管部门处罚。

近日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巨丰投顾存在五个方面的违规行为:一是2024年7月至11月无锡分公司通过第三方机构保存直播视频,但部分营销及服务视频丢失。

二是业务推广及服务过程中存在无投资顾问资格的业务人员向客户提供具体建议的情形,且部分人员营销时未展示自身执业资质、未提示相关风险。

三是客户与投资顾问的沟通服务记录显示,投资顾问向个别客户提供的咨询建议仅注明由巨丰投顾团队综合得出,未注明所用外部研究成果的来源、发布人及发布日期,提供的具体价格等建议未注明合理依据。

四是3名投资顾问人员信息未在公司官网公示。

五是微信小程序“捕股器”中的风险提示和合同内容均未说明数据信息来源,也未主动向客户提示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风险和危害。

陕西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巨丰投顾公司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该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记者在巨丰投顾官网看到,公司宣称服务覆盖投资者超过百万。而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显示,目前,巨丰投顾共登记从业人员307人,其中148人是投资顾问,剩余159人持有的是一般证券业务资质。和公司超百万投资者用户规模相比,当前巨丰投顾登记在册的员工规模明显很难完全适配。“可能存在实习人员或是新入职员工未持证便上岗的情况。”行业人士表示。

据梳理,巨丰投顾旗下从业人员无资质展业问题并非首次出现。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024年7月,巨丰投顾曾因公司招揽、服务客户时,存在虚假误导性营销宣传、未注册为投资顾问人员提供证券投资建议等违规行为,被陕西证监局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彼时,监管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加强对分支机构业务活动和人员的合规管控”。

然而,两个月后,即2024年9月,巨丰投顾北京分公司又被查处存在类似问题。罚单指出,北京分公司存在未取得一般证券业务从业资格的员工开展营销展业,并提供股票操作建议等五项违规,被采取责令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在分支机构业务管控方面,股权信息显示,巨丰投顾旗下原共有7家分公司,不过,上海、福州、重庆、成都四家分公司已注销。其中重庆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均是于今年注销。

记者注意到,上述分公司中,有多家曾因违规展业被责令暂停新增客户,个别禁新不止一次。这类监管措施对公司业务开展影响较为明显。

例如,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019年7月,巨丰投顾重庆分公司因不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的情形等违规行为,被重庆监管局责令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2022年7月,巨丰投顾重庆分公司仍因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建议,投顾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行为不规范,再被暂停新增客户12个月。

从最新监管罚单来看,巨丰投顾违规行为中仍涉及分支机构、员工管理问题。相关违规屡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被罚后公司是否进行了自查自纠?多家分公司注销是否和受监管有关?后续计划如何强化业务管理,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就相关问题记者向巨丰投顾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营销人员违规宣传待加强管控

就最新罚单中相关违规的整改进展等问题,巨丰投顾投顾未做回应。记者在微信小程序“捕股器”中看到,目前《风险提示》等合同已增加了对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风险等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提示》中约定,消费者应知晓巨丰投顾公司严禁证券投资顾问及其他工作人员从事以下行为:1、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2、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时,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的判断。3、以虚假信息、市场传言或者内募信息为依据向客户提供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4、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代客户办理账户开立、注销、转移、证券认购、交易或者资金存取、划转、查询等事宜,代客户在相关合同、协议、文件等资料上签字。5、与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如您接受了上述任何一项行为,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您自行承担。”

也就是说,相较于加强公司员工管理,巨丰投顾将工作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导性宣传、承诺收益等违规行为的责任和风险“转嫁”给了用户。这难免存在“霸王条款”的嫌疑。

据梳理,黑猫投诉、啄木鸟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和巨丰投顾“虚假宣传”“诱导付费”等相关的消费者投诉信息不少。

近期,有一位消费者投诉称,添加巨丰客服陈助理后,对方一直不停夸大宣传机构服务,四五个月不间断发消息,于是该消费者尝试购买了9999元/半年的服务产品。然而该合同仅仅服务不到10天,另一名赵经理又开始频频邀请消费者购买更高价格的服务产品。

“赵经理一直声称市场马上要有新风向了,某老师带队的高级团队会布局什么核心项目,让我把握机会赶紧腾出资金来赚钱,加之我之前交的9999元,只需再交5万,并信誓旦旦的说,之后盈利了这钱根本不值一提……”于是该消费者再缴费50000元签了第二个合同,期待巨丰能帮其扭转资金大亏的状态。但后续该消费者发现,实则根本没有所谓的“核心项目“,是小程序里多个老师栏目推荐股票。该消费者称,后续其股票账户一直处于亏损和几乎满仓的状态,期间消费者提出过质疑,对方均是让持股待涨。目前该消费者已亏损50多万。

另有消费者反映,在添加巨丰投顾员工袁某的企业微信后,对方每天消息狂轰乱炸,“宣传他们的用户操作又赚钱了,通过这些虚假夸大的宣传,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打语音,让我抓紧缴费跟上布局,又是跨周金股布局,又是跨月布局,天天就是这样。”

最后该消费者在巨丰投顾缴费3999元成为会员。不想缴费后不久,又有工作人员联系上了该消费者,推荐其参加更高级别的投顾产品操作,“跟我宣传可以抓住年底跨年妖股行情,又是跟我一番介绍,每年他们操作这波行情的收益非常的高,很多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的。”在盈利诱惑下,该消费者再次缴费90000元,跟上股票操作后却亏损严重。该消费者认为,巨丰投顾存在欺诈股民,利用跨年妖股忽悠人,骗取高价荐股费的情况。

有行业人士表示,上述情况大概率是有些工作人员为了销售产品、扩大业绩用夸大营销的方式吸引客户关注。对这类员工行为投顾公司应加强合规管控。

最近,A股市场行情火爆,记者注意到,巨丰投顾营销宣传方面乱象仍存。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添加了巨丰投顾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后,对方近日向发来多条营销信息,推荐加入“内部VIP”。

为催促记者尽快下单,对方发来多个内部学员的好评反馈案例,称“VIP用户们跟上内部低位优质个股配置,一步步逻辑兑现,机会兑现。报喜不断!”如“牛市行情加速上涨,张哥一天赚100万!”“VIP王姐:加入巨丰2年了,账户收获不断提升,学习了老师的做T方法,成功率100%”等。对方介绍称内部客户享受具体的操作策略,加入内部就有【个股代码+价格区间+仓位+后续的加减仓】,“优惠倒计时,抓紧时间抢占一席,一起把握接下来的牛市新征程。”

上述内容是否存在暗示收益的表述?公司对于营销宣传内容是否进行了审核把关?对于营销人员宣传内容存在虚假、不实、误导性、暗示投资收益表述的违规情况有何处置机制?就相关问题记者向巨丰投顾方面发去采访提纲尝试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未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