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一地河中塑料袋、泡沫板等垃圾随波漂浮.

发布时间:2025-08-31 07:40  浏览量:9

今年以来,阜宁县人大常委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民生对水环境的关切,在全县人大代表中搭建水环境监督员制度框架,通过开展四项特色活动,为守护县域水环境注入强劲动力,绘就人大“护水”新画卷。

“随手拍”:聚焦问题实时监督常态化

前不久,东沟镇水环境监督员裴琴如往常般巡查河道,却见河中塑料袋、泡沫板等垃圾随波漂浮。她迅速掏出手机,通过“随手拍”将这一情况上传至人大代表“云家”。仅隔一日,河道便恢复整洁。这一高效处理的案例,正是阜宁人大深化“随手拍”监督工作的生动写照。

在延续去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各镇街人大组织环资工作室多位代表针对问题多发、民声聚焦的河道,开展集中拍摄行动。同时,鼓励水环境监督员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敏锐,化身水环境保护的“有心人”,随时随地捕捉并上报水环境问题,让监督融入日常,形成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引领示范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6月份,我们啄木鸟志愿者协会将联合县水务局,组织人大代表水环境监督员围绕‘河长制’工作开展‘随手拍’,集中排查水环境问题。”阜宁县啄木鸟志愿者协会会长、县人大代表刘海峡在月度工作会上清晰部署。

在志愿服务的浪潮中,代表们积极响应人大号召,投身守护河道生态的行动。活动初始,参与的居民寥寥无几,但随着代表志愿者们日复一日沿着河道清理垃圾,用实际行动传递环保信念,越来越多的居民深受触动,自发加入。看着河水重焕清澈生机,众人心中满溢欣慰。

阜宁县各镇街人大严格依照县人大每月志愿服务规划,精心组织、高标准推动水环境监督员参与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宣传水环境保护理念,借助志愿服务平台多渠道挖掘水环境问题,进一步拓展监督的广度与深度。

联系选民:线上线下联动汇聚群众智慧力量

5月26日,古河镇水环境监督员刘广辉轻点手机屏幕,通过平台向10户中心选民户发出诚挚“邀约”:“您好,我是人大代表刘广辉。今年县人大结合环保‘随手拍’开展水环境监督活动,若您发现河面漂浮物、河岸乱耕乱种、水体黑臭等问题,可通过阜宁人大代表云家微信小程序向我反馈。”信息瞬间抵达,很快便收到选民回复。刘广辉迅速梳理出11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清单,其中北恒河漂浮物问题在两天内便得到妥善处理。提出问题的村民刘海宝在平台给予五星好评。

各镇街人大依据县人大每季度联系选民中心户的工作安排,组织水环境监督员灵活运用“屏对屏”线上沟通与“面对面”线下交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水环境监督,通过引导扫码反馈问题,拓宽问题收集渠道,凝聚起全社会治水护水的强大合力。

问卷调查:精准聚焦为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进入三季度,水环境监督员借助农商行代表联络站联系选民的契机,广泛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围绕区域水环境现状、公众认知及监督建议等方面精心设计。例如,在新沟镇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居民反映新西村主河道垃圾堆积,河水不再清澈,这不仅是新西村的痛点,更是乡村环境治理沉疴的缩影,“云家”已将相关信息转交职能部门处理。经整理分析问卷反馈,发现居民普遍关注水体污染治理及周边环境整治问题。这些信息不仅为代表“随手拍”活动指明方向,更为后续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关键参考依据,助力治理工作有的放矢。

阜宁县人大通过明确县城51处水体、522条镇级河道的监督要点,提升监督精准度。同时,与县生态环境局携手构建联动培训机制,全方位提升监督队伍专业素养。自制度施行以来,已累计收集并处理超500个水环境问题。

下一步,219名水环境监督员将进一步依托制度支撑,借助实地监督、公众参与、民意收集等途径,有力推动水环境治理,为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阜宁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