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泛华集团书写城市更新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01 13:04 浏览量:7
央广网北京9月1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在“两山”理念提出20年、“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双碳”目标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必答题。作为全国基础设施领域的综合服务企业,泛华集团近年来在绿色城市更新领域持续探索,推动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工程落地。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及附属工程,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这一项目不仅在规模、工艺和技术创新方面形成特色优势,更在节能减排、生态修复和产业协同上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超大城市污水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样本。
(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航拍总图。企业供图 央广网发)
标志项目的战略担当
据介绍,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总用地面积达1200亩,是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日处理能力80万吨,服务人口超过240万。该工程于2017年开工,2021年建成投运,是武汉市“四水共治”的重点工程,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在武汉市政府和建设方的统筹下,泛华集团作为主创设计方之一,承担了关键技术方案研究和全过程设计任务。项目建成后,不仅整合了原有的沙湖、二郎庙、落步嘴三座污水处理厂,还通过“厂网一体化”提升,有效解决了大东湖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水环境压力突出的难题。
“我们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的原则。”泛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这一理念,使得北湖污水处理厂在规模庞大、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底色。
绿色低碳的系统探索
据介绍,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泛华集团坚持将绿色、低碳、智能和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首先是空间利用上的创新。整个污水处理厂采用全地下式结构设计,地表尽量还绿于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深隧传输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沿线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集中输送至厂区,避免了长距离地面管道建设对生态的破坏,也降低了运行能耗。
其次是能源利用上的突破。厂区建成了国内规模领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23.73兆瓦,年发电量约2200万度,能够覆盖全厂20%左右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这一举措,使污水处理厂从单一的能源消耗型设施,转变为能源生产与利用的双重角色。
再次是资源循环上的实践。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AO+深度处理工艺和AAO+MBR工艺,不仅确保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还为再生水回用预留了条件。经处理后的中水可作为市政绿化、工业冷却及河湖补水使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此外,厂区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绿色建造技术。例如,在盾构施工中推广低碳环保预制管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设备配置上选用高效低耗产品,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运行状态,将能耗降至最低。
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
北湖项目不仅是绿色理念的实践,更是泛华集团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
(深隧泵房效果图。企业供图 央广网发)
深隧泵房的建设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该泵房主体深48米、直径43米,是国内基建领域罕见的特大型地下构筑物。施工过程中,泛华集团与合作方联合研发“逆作法+智能监测”工艺,实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施工。泵房建成后,通过智慧运营系统实现淤积检测和智能调度,保障了8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的稳定运行。
在工艺路线选择上,泛华集团结合武汉水质特点,提出了“双工艺并行”的设计思路。一方面采用改良AAO工艺,提升碳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引入MBR膜工艺,确保水质稳定优良。这种组合方案兼顾了运行安全、节能降耗与未来升级扩容的需求。
(AAO工艺生物池。企业供图 央广网发)
在智能化应用方面,项目建设了数字孪生系统,能够对厂区各类数据实时采集、模拟和反馈,实现设备运行与水质监测的双向交互。这一系统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也为探索智慧水务积累了经验。
节能减排的实效体现
作为一项典型的绿色低碳工程,北湖污水处理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项目投运以来极大缓解了大东湖地区的水环境压力。通过光伏发电与节能技术应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6万吨,相当于植树250万棵。设备优化和运行管理创新,使单位污水处理能耗降低了15%以上。
在经济效益方面,得益于能耗降低和再生水回用,运行成本下降约12%,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中水利用,每年可替代城市自来水约1000万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北湖污水处理厂只是泛华集团绿色城市更新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泛华集团在北京、上海、雄安新区、成都等地,均有绿色低碳工程落地,从生态廊道修复到海绵城市建设,从零碳园区规划到绿色金融探索,泛华集团正在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体系。“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项目,把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转化为可见、可感的成果。”集团负责人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