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重回3800点 机构:“慢牛”继续

发布时间:2025-09-05 19:54  浏览量:1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连续三日调整后,A股迎来修复,上证指数重新站回3800点。

9月5日,A股震荡走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24%,报3812.51点;深证成指涨3.89%,报12590.56点;创业板指领涨6.55%,报2958.18点。

“时间已经是全面牛市的朋友。”申万宏源策略研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景气线索可能不断增加,而演绎成高弹性行情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好,短期调整兑现后,预计能够维持有机会的震荡市。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预计仍将走出“慢牛”趋势。

A股大反攻

本周内,沪深三大指数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沪指一度失守3800点,创业板指跌超4%。随着周内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A股实现大反攻,上证指数站回了3800点,为本轮调整按下了“暂停键”。

9月5日,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上涨,A股全天成交额2.35万亿元,继续维持2万亿元以上水平。板块方面,固态电池、光伏、CPO、第三代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乳业等少数板块下跌。

整体来看,截至9月5日收盘,上证指数涨1.24%,周跌1.18%;深证成指涨3.89%,周跌0.83%;创业板指涨6.55%,周涨2.35%;沪深300涨2.18%,周跌0.81%;北证50涨5.15%,周涨2.79%,科创50涨3.39%,周跌5.42%。

“今日沪指重返3800点,是十年来市场情绪与基本面共振的里程碑时刻。”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这不仅标志着流动性充裕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更彰显了A股市场从“政策驱动”向“盈利驱动”的质变。田利辉认为,A股成交额连续8日破2万亿,反映增量资金正在有序入场,市场结构从“主题炒作”转向“产业趋势”。

为何回调?

这是经过“6.23”以来的一轮流畅上涨后,上证指数出现的第一次较为明显的回调。复盘历史可以发现,A股历次牛市中都会出现短期的回调,2007年、2009年、2014年至2015年皆是如此。

“换手率5%是值得重视的交易信号。”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提示,8月25日A股成交额迅速放大至3.17万亿元,随后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按A股自由流通市值做分母衡量的周度日均换手率水平已提升至5%以上。“成交的较快上涨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行情短期易显现‘脆弱性’,阶段获利了结压力增加,指数短期面临的波动风险加大。”

李求索提到,历史经验显示A股每次换手率升至5%以上,指数后期往往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近几年典型时段如2019年4月、2020年7月以及2024年10月,上述三个阶段指数在后续均出现1-3个月左右的调整期。

目前市场开始考验20日均线。广发策略数据显示,过去6轮牛市中,阶段性跌破20日均线并不罕见,一共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市场在T+5、T+20、T+60、T+180胜率分别为60%、67%、79%、92%。即短期消化后,市场大多会重回涨势。广发策略团队分析,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而当前万得全A破位6个交易日、破位后下跌幅度2%,基本符合历史规律。

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市场在快速上涨后,技术性修正与风险释放是必然过程。他指出,行情往往“进二退一”;短期剧烈回撤有时恰是资金重新配置的契机。“倘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前市场仍处第二阶段,围绕业绩增长前景的结构性行情正在深化,而非泡沫化阶段。”

国金证券投顾邱于认为,A股前期强势主线板块回调,并非行情见顶。邱于指出,当前市场无实质性利空,此次调整更偏向前期获利盘了结的技术性回调,且8月中报业绩压力已释放,周五早盘市场企稳,继续看好市场上升趋势。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近期A股处于回调之后的高位震荡期,但投资者对于牛市的预期并未改变,市场反弹能力较强。“自4月初以来的这波行情,持续性、稳定性均好于过去几年的表现,我们认为这是由流动性驱动、宏观叙事改善、监管思路、投资者信心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今年以来A股累计新开户数量不断攀升,市场两融余额持续增长,增量资金为流动性牛市奠定基础。”

调整结束了吗?

多数研究认为,当前市场基础基本稳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如监管举措应对波动得当,交易风险释放后,调整幅度可控,下跌时间不会太久。”国泰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认为,中国市场上升的内在驱动力是坚实的,随着中国转型步伐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社会各界对待中国资产和市场的观念在发生系统性变化。目前从开户成交、两融/总市值比例、各指数pb估值水平来看,中国市场总体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

田利辉也认为,如果经济或者有关行业保持现有复苏或增长势头,9月调整是阶段性调整巩固,而非趋势转折。田利辉表示,A股将延续“慢涨-信心-资金流入”的良性循环,需关注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高净值资金与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入场、政策组合拳对盈利预期的持续支撑。

方正证券指出,多重积极利好因素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结构方面,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后续仍将集中于景气度向上的行业,维持看好几个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当前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核心增长点。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表示,岁末年初行情展望的下限是“复制”6月下旬以来A股上涨的结构特征——“少数景气方向做动量+2026年拐点方向轮涨补涨+主题投资活跃”,申万宏源维持“2025年四季度指数中枢高于三季度,2026年会更好”的判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