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通报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五起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9-11 18:04 浏览量:1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11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公安部副部长杨维林通报了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同时,杨维林提到,9月9日,公安部“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欢迎广大群众积极踊跃举报身边食品犯罪线索,共同构建食品安全防线。
杨维林表示,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一系列打击整治措施,坚决治理“餐桌污染”。今年以来,公安部深入开展“昆仑-2025”专项工作,紧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破获一批大案要案,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杨维林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 一是北京公安机关破获“11·18”制售假劣减肥糖果案。公安机关根据行政部门通报线索侦破该案,查明不法分子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所谓“纯天然减肥糖果”。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直播售假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约谈直播平台,加大食品类直播间的巡查监管力度,坚决清理网上食品售假乱象。
二是浙江多地公安机关破获“非法添加硼砂”系列案件。公安机关经研判发现线索侦破该系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明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以增加口感、延长保质期。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网上售卖所谓“食用硼砂”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加强电商平台日常监管,下架相关商品、关停涉案网店,坚决清理网上食品安全隐患。
三是湖南株洲公安机关破获“8·26”制售假驴肉案。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8名,查明不法分子非法屠宰加工未经检疫的马匹后冒充驴肉销售。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造假特点,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肉制品行业全链条排查整治,加强终端餐饮环节暗访抽检频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四是四川遂宁公安机关破获“5·08”制售假劣粽子案。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联动执法,及时发现线索侦破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明不法分子将去年过期粽子重新包装后上市销售。针对案件反映的节令食品问题,公安机关协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节日市场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切实保障群众平安过节。
五是甘肃武威公安机关破获“12·5”注水猪肉案。公安机关主动研判发现线索侦破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查明不法分子给生猪注水增重后销售牟利。针对案件反映出的注水肉问题,公安机关及时总结完善类案线索研判技战法,不断提升主动发现能力,始终保持对此类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杨维林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校园食品安全、肉制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突出犯罪,聚焦群众关切,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