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这位“稀客”可能定居苏州了

发布时间:2025-09-17 19:05  浏览量:1

“快看!是星头啄木鸟!”近日,苏州市林学会鸟类调查员周敏军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巡查时,惊喜地记录下两位“稀客”的身影——星头啄木鸟白喉针尾雨燕。这两种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鸟类首次现身同里湿地,为初秋的湿地保育区注入了灵动的生机,也传递着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星头啄木鸟。苏州市林学会鸟类调查员周敏军供图

9月的清晨,周敏军沿着保育区的水岸步道仔细观测,忽然听见林间传来嘹亮的“wik”声与急促的颤音。“啄木鸟的声音都很有辨识度,我一听,就开始往树干上找。”循声而去,只见一只体形小巧的鸟儿正攀附在香樟树树干上,用细长喙部快速叩击树皮。“这么小的体形,加上灰前额、白脸颊、枕部带红斑的特征,很快就能确认这是一只星头啄木鸟。”周敏军介绍,星头啄木鸟的活动范围虽然常见于低海拔森林,但在长三角城市化高度发达区域的湿地中出现,实属罕见。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苏报融媒记者 董晓晓/摄

据了解,星头啄木鸟是一种留鸟,不随季节迁徙。这意味着,星头啄木鸟极有可能在同里湿地安家,扩大同里的“啄木鸟家族”。“根据经验,它留居在同里湿地可能性还挺大的,这里的树木比较高大,这鸟儿喜欢。我们会持续关注的。”周敏军说。

白喉针尾雨燕。苏州市林学会鸟类调查员周敏军供图

“本来已经很惊喜了,没想到,美丽的‘稀客’竟然一下子来了俩。”当天,另一道“黑影”像闪电般从天空掠过,周敏军迅速举起长焦镜头,拍照辨认。翅膀呈刀状舒展,身体如子弹般流线型,背部泛着乌白色的光泽,尾部末端有一枚尖长的“针羽”——这是一只白喉针尾雨燕

据介绍,雨燕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以快速飞行中捕食飞虫为生,目前正值白喉针尾雨燕秋季迁徙过冬,近期,如果漫步在同里湿地,仰望晴空,随时有可能与之邂逅。

孩子们来到这片“城市绿肺”,寻找鸟儿虫儿的足迹。苏报融媒记者 董晓晓/摄

两种珍稀鸟类的到来,并非偶然。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近年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水体保护、河流湖泊生态修复、鸟类栖息地建设及生态监测体系完善等举措,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这里的鸟类已从最初的91种增至248种,种数居苏州同类国家湿地公园之首。

记者了解到,下个月起至明年3月,预计有超过全球种群1%数量的罗纹鸭迁徙至此越冬,届时,就可在同里与一群碧绿色脑袋的水中小精灵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