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推普周】瓮安县“推普周”活动有声有色,让规范用语浸润校园各个角落

发布时间:2025-09-23 19:15  浏览量:1

9月15日至21日,瓮安县教育局围绕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统筹全县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系列活动。从校园内的标语海报,到课堂外的亲子共读,再到社区里的志愿宣传,这场以“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为核心的行动,串联起师生、家长与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度,也让规范用语的意识悄悄融入县域生活的角落。

前期筹备,让推普氛围漫进校园

活动开始前,瓮安县教育局下发专项通知,为各校(幼儿园)明确宣传方向。校园里,广播每天定时播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声音透过教学楼的窗户,落在课间漫步的学生耳边;宣传栏里,各校设计的推普海报色彩清新,有的画着孩子们朗读的场景,有的写着“说好普通话,沟通更顺畅”的短句,贴在教学楼大厅、操场围栏等显眼处;电子屏滚动着简洁的推普标语,路过的师生抬头便能看见。这些细微的布置,让“讲规范语”的念头慢慢在校园里扎根。

校园活动,让普通话成为成长伙伴

推普周期间,各校的活动没有复杂的形式,却藏着对师生需求的关照。草塘中学的“四个一”活动里,经典诵读比赛上,学生们捧着课本,用普通话念出“春眠不觉晓”的温柔,或是“大江东去”的豪迈;演讲比赛中,有人分享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小故事,语气里满是真诚。瓮安一小的亲子朗读活动,成了家庭互动的新方式——晚上的灯光下,家长和孩子凑在一本书前,你一句我一句地读着童话,普通话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瓮安实验学校的“童声诵经典”、中坪学校的汉字听写比赛,也让学生们在念、写之间,慢慢熟悉普通话的节奏,感受汉字的笔画之美。

延伸行动,让规范用语走出校园

有些活动还悄悄走出了校园,触碰到更广阔的角落。瓮安八幼的“小手拉大手”倡议,让家长试着在家和孩子说普通话,原本习惯的方言里,多了几分标准的发音;瓮安二幼的“亲子共读绘本”视频,家长带着孩子读《小熊的故事》《月亮的味道》,画面里的笑容和声音,成了最好的推普宣传。第九幼儿园的老师、瓮安五中的学生志愿者,像“啄木鸟”一样在校园里巡查,把宣传栏上写错的字、指示牌上不规范的词轻轻改过来;有时他们还会走进社区,八幼的孩子捧着倡议书,踮着脚递给路过的爷爷奶奶,二幼的师生带着简单的节目,在社区广场念一段小诗、唱一首儿歌,把“说普通话”的小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里。

活动回响,让语言力量持续传递

这场推普周结束后,校园里说普通话的学生多了些,家长群里分享亲子朗读的消息也多了些。师生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知,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变成了日常交流里的真切感受。接下来,瓮安县教育局会把这次活动的经验整理好,以后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推广普通话。

特约通讯员 王成秀 瞿远恒

编辑 杨睿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刘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