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公安局“加减乘除”齐发力 砺剑强素质

发布时间:2025-09-26 15:23  浏览量:1

近日,湖北石首市公安局常态化举办了入职三年适应期民警综合比武,对执法执勤岗位年度前三名民警授予“业务能手”称号,其带教民警获“优秀警师”称号。团山寺派出所所长王菲全方位带教新民警付雨轩,师徒通过“赛场”双双获奖。

石首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劲松深有感触:我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聚焦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通过“加减乘除”法多管齐下,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在加快县域崛起、建功“支点建设”和守护城市安全稳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思想教育做“加法”,筑牢警魂增使命

在石首市公安雷锋文化馆的“警营雷锋”墙前,来自四川资阳的新招录民警谢金龙驻足凝视。一幅幅记录着石首民警爱岗敬业、忠诚为民和警民鱼水情深的图片,深深触动了他:“我一定要向老民警学习,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政治素质是公安民警的首要素质。石首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主题党日、专题讲座、政治轮训,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委打造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雷励锋行铸警魂”党建品牌,创建“红旗党支部”“雷锋式所队”,倡导争当“雷锋式民警”。横沟市派出所建立了“警史荣誉室”,全所民警集体归属感、岗位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不断提升。

针对新入职民警,高度重视上好从警第一课,融合“法律知识+警务技能+群众工作+应急处置”培养模式。通过“走访+测评+评估”,为每名新警精准“画像”。新岗位推行“一师一徒、结对带教、休戚与共、教学相长”机制,科学设置理论、思想、作风、业务、技能和体能“六堂课”,迈好从警第一步。为提升中青年民警职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开展综合素质评估建立“精准档案”,凸显骨干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体现其经验价值。对老年民警以“经验与尊重”为核心发挥经验智囊作用,安排参与案件复盘、法制审核、社区警务和化解信访积案等工作,发挥出丰富的基层经验。

石首市公安局还通过送奖上门,引导警嫂从“贤内助”升级为“廉内助”。外地民警家属参观警营后,纷纷点赞:“石首公安是一座大熔炉,孩子一定会百炼成钢!”依托警察协会开办警营书屋、举办读书会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民警在浓厚文化氛围中,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理念深植于心。

近年来,213名民警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最美警察”等市级以上荣誉,7名民警经市委考核重用,先后走上乡镇重要领导岗位。

执法规范做“减法”,优效提质减瑕疵

7月31日晚,石首市公安局机关及各派出所会议室灯火通明,“公安大讲堂——党委主官上讲台”正在进行。副局长汤云辉围绕“提升执法能力”授课,法制大队长严明解读“执法办案细节”,全局执法勤务民辅警悉数参训。

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赵自高介绍:大讲堂已持续三年,授课人员有党委委员、警队主官及业务骨干,还有外聘专家,遵循“需什么讲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各业务警种和派出所也针对性开展培训,侦查中心对案件侦办中的瑕疵全面复盘反思,不断提升侦查人员业务能力与责任心。“大讲堂是理论的‘充电站’,实战的‘练兵场’,能让民警在思维碰撞中拓宽视野、精进技能,为高效规范处置各类警情打牢基础。”政委胡文池表示。

该局以规范接处警、受立案为重点,狠抓执法“第一粒扣子”。指挥中心每日调度2个所队开展“135”联勤快反实战演练,每月评选“十佳”“十差”警情。桃花山派出所曾因执法存在瑕疵,作出深刻检讨。该所知耻而后勇,对标规范,3个月后,该所教导员便获评全局季度“执法之星”。

警务改革做“乘法”,激发活力提效能

石首市公安局以提升民警素质为核心抓手,通过能力建设、科技兴警与机制创新协同发力,激活队伍内生动力与整体活力,为平安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市局党委立足“一江两岸、跨江而治”的地理特点,直面治安管理挑战,针对农村警力分散、协同不足问题,创新建立农村中心派出所机制:在保持原有机构不变的基础上,将13个乡镇派出所和3个交警中队整合为三个中心派出所,通过党建引领组建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

改革不仅实现警力从“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更倒逼民警提升跨区域协作、综合业务处置能力。三个中心派出所警力均从原先各所分散不足20人整合至百人以上,各中心派出所成立专门的办案队,集中各所侦查骨干开展打击竞赛,让民警在实战中快速成长,有效破解以往“各自为战、力不从心”的困境。

侦查中心以打击整治一体化作战中心为基础,整合刑侦、禁毒、网安等42名侦查警力,按“一室七组”模式运行。民警在合成作战中强化专业技能与协作意识,掀起“头脑风暴”,实现从“单一警种攻坚”到“多警种合成作战”的升级。在复杂案件办理中,各警种民警互补短板、高效联动,既提升破案效能,也加速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系统强化民警素质,该局构建“培训+实战+考核”全链条体系:更新执法理念与办案技巧,开展模拟复杂场景的实战演练以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将工作实绩与选拔重用挂钩,让民警在明确目标中主动奋进。

素质赋能改革,改革反哺效能。桃花山二十九年前命案、南口镇二十五年前命案、调关镇二十四年前命案相继成功告破,彰显出精准智能的“大脑中枢”、跨警种联动的“合力纽带”、资源融合的“高效倍增”威力,交出了亮眼的“改革答卷”。

便民服务做“除法”,祛疴除弊显温度

“这种延伸到社区的服务太方便了!”从外地考入石首某事业单位的陈小玲,足不出社区便在车落岗社区警务室办完户籍落户业务;她的同事任大芳也在社区警务室顺利办结居民身份证业务,二人对公安服务赞不绝口。

石首市公安局将民警素质提升作为便民服务的“源头活水”,以专业能力支撑服务优化,在流程中做“除法”:推进材料“瘦身”、时限“压缩”、环节减优、渠道“拓展”和服务延伸,让群众在高效便捷的服务中感受到温度与力度。

为让“除法”精准到位,该局从源头强化民警服务能力,开展“一专多能”培训,确保窗口民警熟练掌握多领域业务;民警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用耐心态度解决群众疑问,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围绕“打击护企、服务便企、治理稳企、信用助企”,该局推出“安宁日+一企一档+警务联络官+信易+审批”等组合拳,使园区盗窃等警情显著下降,政务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笔架山派出所“平安啄木鸟”、东升派出所“联警护仙鹤”、调关派出所服务虾农的“知音警务”和南口派出所“南口义警”等品牌,都是“枫桥经验”生动实践,成为便民服务的鲜活注脚。

“以民警‘强素质’推动‘优作风’,用民警的‘多跑路’换群众的‘少跑腿’,不断刷新群众的获得感。”石首市公安局政委胡文池表示,石首公安正以实际行动实现平安建设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