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被看见|细节之间见真章:三位金水城管人的服务哲学
发布时间:2025-10-26 08:24 浏览量:4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通讯员 蔡晓红 贾宁
在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我们聚焦那些日复一日守护城市洁净与文明的环卫工作者。他们身处平凡岗位,却以不凡的坚守与奉献,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今天,让我们共同看见这些“平凡”背后的光芒。
胡翔:公厕革命的“细节践行者”
一座整洁干净的公厕,不仅是城市的“面子”,也是民生的“里子”,小公厕,大民生,公厕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提高城区公厕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如厕环境,金水城管不断提高公厕的实用性、美观性和舒适性,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优化工作举措,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和服务标准,让市民享受更加优质的城市服务。
洁净温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公厕是“建”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胡翔自2015年负责管理公厕以来,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执行“一客一卫一保洁”等制度,从改革公厕保洁模式,为服务考评立新规,为公厕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打出了“组合拳”。持续推动“厕所革命”,建成水冲式公厕62座,引进智能公厕20座,新增环保公厕95座,同时对辖区老旧公厕按照住建部二类以上标准逐年进行改造60座,推广使用微信小程序“郑州公厕地图”,为金水辖区178座水冲公厕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扩大公厕24小时开放范围至113座......与居民共建共享,切实提高如厕舒适度。他还是郑州市第十五届优秀人大代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通过一座座小小的公厕,搭建起与民共建共享的桥梁。
他说:我曾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做好公厕管理这一关键小事,当好服务百姓的“勤务兵”,将品质化的服务和精细化的管理在带教中传承下去,让优质服务走进金水的每一个角落。
贾超利:文明养犬的“城市守护者”
在金水区文化园内,一位“红马甲”正在热情的给市民讲解养犬知识,并为其免费发放了养犬知识宣传册、抽纸、狗碗等宣传品。这位“红马甲”就是金水区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环卫事务服务科科长贾超利,已从事文明养犬相关工作近十年,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和“绿城啄木鸟”优秀志愿者。
“宠物固然可爱,养宠物也是个人的一种权利,但是作为宠物主人,产生的不文明行为会使一些偏见落在无辜的宠物狗身上。如何构建人与宠物的关系?”......在工作中,贾超利同志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贾超利从细节入手,精准发力,勇于探索文明养犬的管理模式,规范城区养犬秩序,用行动和服务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尽心为群众办实事,为营造魅力十足的城市环境作出应有贡献。在他的带领下,金水区成立了郑州市第一支文明养犬义工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义工志愿者60余人,累计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70余场次,受益人员达1.8万人次;建立了郑州市第一个文明养犬随手拍咨询建议平台。定期带队到服务网点开展便民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邮递、服务上门等便民措施;坚持每年集中办证年检活动期间组织便民服务小组深入全区近200个社区开展上门办证年检便民服务,完成了“养犬办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任务。
赵崇欣:午夜清运的“垃圾终结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垃圾,垃圾的收运和处理自然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赵崇欣的工作就是天天与生活垃圾打交道,但是他却是一个特别乐观、工作时全身自带“发电机”的小伙子。
午夜,当城市的喧嚣渐止,对于赵崇欣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从各个小区清运来的垃圾都集中在了垃圾中转站,然后统一装车,最后由他所负责的车队运往中牟的发电厂进行统一焚烧,等一切忙完下班,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应对节假日高峰期,“我是党员我先上”,他一头扎在垃圾清运工作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人歇车不歇,饿了就在车上啃几口面包、吃几口泡面。他与所有清运工人们一起24小时坚守,就是为了确保全区垃圾的转运畅通,日产日清。
从精细的车辆调度到人员的优化配置,从安全生产的严格把控到日产日清的高效执行,无一不体现出赵崇欣的专业与严谨。“我能干”、“交给我”、“让我来”、这些话是不善言辞的赵崇欣在工作中的口头禅,但凡领导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出色地完成,是个值得同事群众信赖的“靠谱人”。
城市的美丽,源于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坚守;文明的温度,来自每一份默默付出的积累。致敬每一位环卫工作者,是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你们用质朴的坚守,守护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每一天都是环卫工人节,愿每一份平凡都被看见、被尊重、被铭记。
- 上一篇:修物亦修心:啄木鸟家庭维修以温情守护消费者权益
- 下一篇:那鸟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