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以碳金融创新践行 为绿色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7 22:44 浏览量:2
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 实习记者 刘子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已深植神州大地二十年,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国家大力推进 “双碳” 目标的战略背景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成为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关键力量。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领军者,中信证券自 2014 年取得中国证监会首个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以来,始终将碳金融业务置于战略核心位置,以一系列开创性实践打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连接通道,用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为“双碳”目标落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战略先行:锚定“双碳”目标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蓝图
中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21年提出“两增一减”低碳发展战略,其中第一“增” 便明确指出中信的绿色金融要为产业低碳化转型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这一战略部署为中信证券开展碳金融业务指明了方向。
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出发,中信证券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业务全流程,通过不断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为控排及减排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信证券党委委员、财务负责人张皓表示,作为绿色金融的积极践行者,中信证券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公司持续向绿色金融领域倾斜资源,作为国内碳金融创新的开拓者和先行者,长期致力于服务碳市场功能提升,在全国范围内为控排及减排企业提供碳交易及碳金融综合服务,助其降低履约成本、获取降碳资金、实现碳减排收益,推动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具体实践中,中信证券紧密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率先布局碳金融领域。作为国内碳金融创新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中信证券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业务实践,在碳交易、碳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成为连接政策与市场、推动绿色金融落地的重要桥梁。
行业引领:以创新实践树立碳金融发展标杆
自涉足碳金融领域以来,中信证券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在碳金融领域不断突破,落地多项“全国首单”业务,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有力带动了整体行业的进步。
2014年,中信证券取得中国证监会首个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开启了证券公司参与碳市场的先河。此后,公司不断刷新碳金融业务的“首次”纪录:落地国内首批碳资产交易,为碳资产流通搭建了早期通道;完成全国首笔碳资产回购交易,将回购这一成熟的金融工具创新性地引入碳市场,为企业盘活碳资产提供了新思路;开展全国首笔碳资产掉期交易,丰富了碳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创设全国首单碳资产质押贷款风险缓释工具,有效降低了碳资产质押融资的风险,推动了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
模式创新:多元化业务体系赋能绿色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碳市场和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中信证券构建了多元化的碳金融业务模式,涵盖碳资产投资交易、碳资产回购交易、碳资产交易询价服务、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投资交易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碳金融服务体系。
据介绍,在碳资产投资交易方面,中信证券凭借广泛的客户渠道、成熟完善的交易机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碳配额与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双向报价与交易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因市场流动性不足产生的交易成本。
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方面,中信证券充分发挥金融与碳领域头部机构的专业优势,在落地国内首笔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协助湖北、上海、天津等多个碳交易试点陆续发布回购交易业务细则,并创设推出国内首份制式化回购协议范本,为国内碳市场数千家参与主体提供符合市场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板与实践经验。
碳资产交易询价服务是中信证券针对碳市场部分时段、部分区域流动性低的特点推出的特色服务。在流动性较低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往往难以快速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方,导致碳资产交易效率低下。中信证券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协助客户进行询价,主动为客户寻找交易对手方,促成交易达成,助力碳市场流动性和有效性提升。
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投资交易领域,中信证券为减排项目业主提供从项目开发到收益变现的全流程支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许多企业因担心前期成本和项目风险而犹豫不前。中信证券通过投资参与减排项目,为项目业主分担前期开发成本和风险,同时利用自身专业能力协助项目业主开展项目设计、备案、核证等工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项目产生核证自愿减排量后,中信证券协助业主进行交易变现,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减排收益。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分散了项目开发风险与成本,激发了企业参与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还推动了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为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效显著:激活碳市场活力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经过多年的深耕与实践,中信证券的碳金融业务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众多实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以碳回购交易为例,张皓表示,回购交易是证券市场中常见的短期资金融通工具,但由于国内碳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设施不完善,证券公司与实体企业开展碳资产回购交易面临诸多阻碍。中信证券通过创新推出碳资产回购融资工具,为控排企业提供了盘活碳资产、融取低成本降碳资金的渠道,激发了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2024年1月25日,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与中信证券达成天津地区首笔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此次合作是在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支持下,并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指导见证下所达成的一项碳金融创新。
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作为高排放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碳减排压力和资金需求。中信证券为其量身定制了碳资产回购交易方案,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数千万元的融资支持,还支持企业将资金投向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天津钢管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强度,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这笔交易的影响远超一次单纯的融资行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更深远的推动。”天津钢管总会计师彭强表示,这笔碳资产回购交易,直接帮助公司在融资、降本和转型方面获益。其一是,拓展融资渠道,盘活碳资产;其二是,降低资金成本,助力降本增效;其三是,定向降碳投资,推动绿色转型。
“从本次业务落地和长期的战略合作来看,双方合作达到了预期目标。企业成功盘活了碳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与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展望未来,我们期望中信证券不仅在碳金融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更能提供全方位、跨市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支持,携手共同迎接‘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彭强强调。
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在碳金融领域的服务已覆盖钢铁、水泥、供热、电力等多个高耗能行业,累计服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资金支持规模持续扩大,碳减排成效逐步显现。公司的碳金融业务不仅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还获得了市场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成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典范。
当前,我国 “双碳” 目标推进正处于关键时期,碳市场建设不断加速,绿色金融需求持续增长。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业务创新方面,中信证券将进一步探索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方向;在服务升级方面,中信证券将进一步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在社会责任方面,中信证券将进一步发挥头部金融机构的引领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中信力量。
中信证券表示,将继续坚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以更高的战略站位、更强的创新能力、更优的服务水平,持续深化碳金融业务发展,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