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穿的羽绒服可能是“垃圾”做的?

发布时间:2025-11-21 15:46  浏览量:3

家人们!最近降温冻得直跺脚,是不是已经开始囤羽绒服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RAkN0Ume

但我劝你

先别急着下单!昨天刷到一个新闻,央视都曝光了——现在市面上4成低价羽绒服都是假货,有的直播间卖的“啄木鸟”“探雪者”,连吊牌都不全,里面塞的根本不是羽绒,而是一堆没用的“飞丝”!

我去年就踩过这个大坑!花199块买了件号称“90%白鸭绒”的羽绒服,评论区全是“保暖又显瘦”的好评,结果穿了半个月,冻得我比没穿还惨!今天就把我的血泪教训和新国标避坑技巧全分享给你,看完再买,再也不当冤大头!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RAldqXt1

一、199元“大牌羽绒服”,竟让我在零下5度冻成狗!

去年冬天,刷到电商“清仓甩卖”,199元包邮的羽绒服,标题写着“90%含绒量,抗寒-20℃”,评论区晒图全是好评,我脑子一热就下单了。

快递到手拆开,一股刺鼻的异味直冲鼻子,像混合了胶水和霉味。我想着晾两天就好了,结果晾了三天三夜,味道不仅没散,还招了苍蝇!穿在身上更崩溃:刚穿一周,袖口、领口就开始钻毛,黑色打底衫上粘得全是小绒毛,拍都拍不掉;最坑的是保暖性,我们这儿零下5度,我穿这件衣服出门,冷风像针一样往骨头里钻,冻得我直打哆嗦,还不如穿件厚棉袄!

忍无可忍之下,我找剪刀把衣服袖口剪开一个小口,伸手一摸,里面根本没有传说中的“绒朵”,全是一根根细细的丝状物,捏起来硬邦邦的,一松手就散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商家用来造假的“飞丝”,说白了就是羽绒加工时掉下来的碎毛渣滓,连边角料都算不上!

更气人的是,我找商家维权,人家直接甩锅:“300块以下根本买不到真90%白鸭绒,你自己贪便宜怪谁?” 最后钱没要回来,衣服也只能当垃圾扔了,真是又气又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RArLJZ52

后来我特意查了资料,才知道从2022年4月开始,羽绒服就实施新国标了(GB/T 14272-2021),核心变化就一个:以前的“含绒量”不算数了,现在必须标“绒子含量”!

很多人分不清“绒子”和“绒丝”,我用大白话给你讲:

- 绒子:就是鸭子、鹅身上最蓬松的绒朵,像蒲公英一样一团一团的,能锁住空气,保暖全靠它;

- 绒丝:就是从绒子上掉下来的单根细丝,没蓬松度,锁不住空气,穿了跟没穿一样!

旧国标里,“含绒量”会把绒子、绒丝甚至碎毛全算进去,商家随便掺点绒丝,就能标“含绒量90%”;但新国标要求,只有绒子的占比才算数,而且必须≥50%,才能叫“羽绒服”,低于50%的只能叫“羽绒填充衣”,保暖性差远了!

现在很多黑心商家还在玩文字游戏,吊牌上只写“含绒量90%”,绝口不提“绒子含量”,其实里面全是绒丝和飞丝,成本可能连50块都不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RAsSAkF6

三、记住2个硬标准,再便宜的羽绒服也敢买!

根据今年的新规定和媒体曝光的检测结果,买羽绒服只要认准2点,就能避开99%的坑,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直播间,都通用:

1. 必须有“绒子含量”标识,且≥50%

吊牌上一定要明确写“绒子含量XX%”,比如50%、80%、90%,数字越高保暖性越好。南方冬天不太冷,选50%-60%就行;北方零下十几度,建议选80%以上的,充绒量最好超过100克,才够抗寒。

2. 执行标准必须是“GB/T 14272”

这是羽绒服的强制执行标准,就像“合格证书”,没有这行字的,要么是三无产品,要么是用化纤棉、回收棉填充的假货,比如之前被曝光的“啄木鸟”样品,连吊牌都没有,直接标成“保暖服”忽悠人!

另外教你3个快速鉴别小技巧,当场就能试:

- 闻气味:真羽绒服只有淡淡的鸭毛味,有刺鼻异味、霉味的,肯定是劣质填充物;

- 拍一拍:真羽绒服蓬松度好,一拍就能回弹,不会结块;如果拍起来硬邦邦,或者回弹很慢,大概率是飞丝或碎毛;

- 摸手感:用手捏领口、袖口,感觉有很多硬梗、扎手的,可能掺了大量毛片,保暖性差还容易钻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vRAutDFgQ

冬天买羽绒服,图的就是保暖耐穿,花几百上千块买件假货,不仅冤枉,还得挨冻,太不值了!

你有没有买过假羽绒服的经历?是直播间踩坑,还是实体店被忽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