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发布时间:2025-08-05 17:05  浏览量:1

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 冯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融合作,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提升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为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前提下联动衔接更加紧密,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的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意见》要求,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

例如,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多样化工具,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要配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针对受外部影响较大的企业平稳经营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

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意见》提出,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数字金融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对接。

例如,引导银行按照有扶有控原则优化授信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融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积极运用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

《意见》要求,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升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专业性,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

例如,推动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制度,加强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分支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为产业承接地提供项目撮合对接、战略咨询等综合性服务。推动全国性银行打造特色支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支机构的授权,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场景。

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

《意见》提出,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加强各类金融工具的联动配合,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

例如,金融机构要把服务新型工业化列入长期经营战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支持。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融资担保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在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保障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此外,《意见》还要求加强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联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地方政策配套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协同防控机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