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潮涌地 勇向涛头立——看潞商同心奋楫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3 09:02  浏览量:2

太行巍巍,漳河滔滔。潞商故里,风起潮涌。

潞商,这一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商业群体,在长治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传承着先辈的智慧与勇气,续写着连接山与海的商业传奇。

如今,在新时代的东风吹拂下,长治民营经济如春日繁花,处处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绽放出耀眼光彩。

成功集团科技创新驱动制造升级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寄予殷切希望,发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的最强音,广大潞商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信心更足、拼劲更大。

市委书记丁小强参加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经济界和工商联界联组讨论时强调,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协同推进产业布局,勇担重任、善作善成,坚定做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深化全方位转型的促进者。

中央举旗定向,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给足潞商继续闯、奋力拼的信心和底气。凭借一股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弄潮儿”精神,诚信、团结、勤俭的长治民营企业家们,传承弘扬潞商精神,把握改革开放大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上党大地书写着一个个令人赞叹的精彩故事。

贡献税收87.22亿元,占比47.33%,成为公共财政的坚实基石;

全市民营经营主体30.75万户,如繁星遍布千行百业,点燃市场活力、释放创新动能;

长治市南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潞宝集团入选“2025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8家企业跻身“2024年山西民营企业100强”,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看,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潮头,太行之巅的潞商们正破浪前行;听,新一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然吹响。

政策领航 构筑繁荣“雨林生态”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高质量发展的民营经济,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于百姓而言,“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长治”;而对潞商而言,则是“有一种幸福叫创业在长治”。

这一点,山西中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田青深有同感。作为长治资深民营企业家,程田青凭借新潞商的坚韧与创新,带领中德集团从“无资金、无场地、无人才、无技术”的困境中崛起,成长为业务版图遍及国内外的现代化企业。“公司成立20余载,充满艰辛与挑战。一路走来,多亏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如春风送暖、活水润田,让企业得以轻装前行、专注创新。”程田青说。

中德集团自动化加工提升效率

如程田青一般,一代又一代潞商勇担重任,奋勇争先,成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工作“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充分激发了潞商的创业激情与干事热情。

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育主体,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营造“能人创业、全民创富”的浓厚氛围;

2月1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推进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覆盖领域,持续开展“两不一欠”问题整治。

……

一系列决策部署层层推进、加速落地,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信心根基,注入强劲而稳定的发展预期。

银行工作人员讲解金融惠企政策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支持有力有效——

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实施方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20条措施》等一系列“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措施;

依托“金融超市”等服务平台,累计为超过600家民营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以“真金白银”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引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

持续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一次不用跑”改革、营商环境“啄木鸟”行动等升级版举措,推动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积极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开展“新潞商、兴太行”邀商安商行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倾听诉求、解决难题。

政策“组合拳”靶向施策,推动民营企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行稳致远,让潞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充分施展才华,展现更大作为。

环境优化 培育深厚“沃土生态”

土沃则稻香。让民营企业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

“我们刚刚参与了本地一个生态治理项目,从对接到落地比预期快了整整俩月,我们的投资意愿更强了!”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深切感受到市场准入环境的变化。这源于我市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民间资本“拆篱笆、拓空间”,让潞商们在市场中能够放开手脚、自由驰骋。

“不仅要让好项目找到好企业,更要让好企业拿到好项目。”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灵恩指着项目推介展板上的数据说,“我们强化融资支持、做好要素保障,就是要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让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市民间投资完成233.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其中潞商的贡献不可忽视。

日盛达集团以技术为引擎助推智造跃升

当然,除了在助企服务上更快更好,我市在政策执行上更是说到做到。

“过去要准备一大摞材料,现在很多事项承诺就能办。”刚办完施工许可的建筑公司项目经理刘欣深有感触。这得益于我市扎实开展“五减”标准化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累计取消自行设定证明事项276项,审批事项、环节、材料、时限、证明材料均大幅压减30%以上,其中,审批时限压缩比例高达83%,行政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夜幕降临,潞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灯火通明。这里的便民利企“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超市将政务服务从“工作日”延伸至“全天候”,打通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

市民刘莉下班后到“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超市办理新公司营业执照,在自助终端操作后,当场就拿到证照。她欣喜地说:“原本担心要请假跑窗口,没想到20分钟全办好了。这样的政务服务,真是贴心又高效。”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再次强调,要用好“抓招商、育主体、上项目、转动能、强载体、促消费、优环境”经济工作7个方面主抓手。

其中,“优环境”既体现在为企业塑造最好的产业生态、保障最足的要素资源上,更体现在为企业牵引最强的创新支持、创造最优的营商环境里。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承诺,让无数企业暖心、放心。长治,一个值得投资的好地方,必将为潞商大显身手、大展拳脚提供广阔的舞台,培育出更加繁茂的商业森林。

创新赋能 激发蓬勃向上“活力生态”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民营、小微企业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如何破局?长治的答案是:政策工具用足用好,服务机制创新创优。

“多亏了‘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就像有了个‘金融便利店’,一站式帮我们对接到了合适的银行和产品,很快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刚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负责人王敏欣喜地说。

我市在全省首创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依托“两张名单”推送机制,主动为民营、小微企业精准匹配金融资源,让无声的信贷政策变成了有感的暖心服务。

潞宝集团实现从黑色资源到白色新材料的产业跨越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212.37亿元,较年初增加56.13亿元,增长4.85%;累放民营企业贷款额688.43亿元,占企业类贷款比重54%。不仅如此,一支规模百亿元的产业转型发展基金应运而生,正以政府资金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助力潞商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长清班’的学习,不仅打开了思路,更找到了企业转型的新路径。”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帅感慨道,这正是我市致力于培育潞商企业家的生动实践。如今,持续开办的“长清班”“长京班”“长浙班”已成为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的摇篮,累计超1300名潞商企业家在这里充电赋能、拓圈合作。

柔性引才机制同样亮点纷呈。通过设立北大、清华“太行英才”奖学金,与15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一大批高校创新人才和团队带着技术走进民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2024年“技能长治”建设工作方案》的出台,更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企业门口,上半年仅企业职工培训就完成近4500人,新增技能人才2507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项项创新机制直击痛点,一条条务实举措纾困解难,共同构筑起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激发着潞商企业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监管无处不在,但又感觉无事不扰。”谈及当下的经营环境,长治市南洋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勒深有感触,“现在跨区域业务多了,联合检查一次到位,省去了我们反复迎检的负担,更能专心搞经营、拓市场。”这种变化的背后,正是我市以法治力量护航潞商心无旁骛搞事业的生动实践。

聚焦“依法营商”,我市不断优化监管机制,与邯郸、安阳、聊城三市签署双随机监管合作协议,首次构建起跨区域联合抽查机制,致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执法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我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和案卷评查,确保每一项执法决定经得起检验。出台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等“三项清单”,广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市持续深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集资等犯罪,加强跨区域协同保护,逐步形成行政、司法、社会协同的大保护格局,为潞商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弄潮儿勇向涛头立。这是长治民营企业家根植血脉的精神,更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担当。

在这片热土上,“雨林生态”滋养着每一寸梦想之地,“阳光雨露”润泽着每一颗创业之心。未来,广大潞商定将劈波斩浪,扬帆远航,续写企业转型与全市发展同频共振的全新篇章,在加快建设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新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