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收官】苏州工业园区四维度深耕细作绘就“八五”普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1 14:02 浏览量:2
2025年是全民普法40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法润民心。苏州各地在普法宣传的体制机制、方式载体上锐意创新,不断夯实基层依法治理根基,法治精神日益深入人心。
“八五”普法期间,苏州工业园区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聚焦重点
推动法治精神长效传播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及干部培训内容。组织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开展中小学“宪法晨读”,结合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实践路线制作H5手绘地图开展打卡答题挑战赛,推动宪法宣传常态长效。印发“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组织在结婚登记点分享法律知识倡导文明婚俗,运用AI技术制作普法视频,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700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品9.35万余份,促进民法典宣传见行见效。认真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等专题法治宣传活动,举办高校主题辩论赛,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开展应急技能擂台赛,通过企业培训、开设咨询专线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稳外贸工作。
精准施策
提升重点人群法治素养
抓“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编印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举办法治干部专题培训班,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常态化。园区教育局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岗前培训,编印学法口袋书,聘任法治副校长,园区法院连续14年组织法治夏令营,园区检察院打造“正义之剑”未成年人普法品牌,唯亭街道与辖区幼儿园共建“唯司助萌”法治文化宣传基地,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化。园区司法局开展“普法惠企”系列活动,打造“理想·月月谈”等法律服务交流品牌,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专业化。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开设农民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认真落实“普法入新”等行动,成立暖“新”驿站,设立新业态调解工作室,编发《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手册》,推进各类群体关爱精准化。
创新载体
打造法治文化传播矩阵
利用“报网端微屏”多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形成“微信有推文、微博有互动、视频有故事”的立体传播格局。行政审批局将法治宣传融入政务服务,梳理常见问答丰富政务服务网知识库;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开发“金融啄木鸟”小程序发布非法集资小讲堂,拍摄《阿权投资历险记》获苏州市防非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特色普法品牌影响力凸显,金鸡湖商务区创新“防非主题咖啡馆”“七分甜联名活动”,将普法融入生活场景;园区检察院精心培育“金色避雷针”普法品牌,原创微电影获评最高检“金融检察微课堂”优秀奖;娄葑街道创新探索“法治新葑”品牌,将法治宣传融入剪纸、锤揲、缂丝等非遗文化。
普治并举
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斜塘街道深化“援法议事”与“法律明白人”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推行民主协商机制,唯亭街道依托“澄南家事、就事、理事”调解载体将法治宣传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胜浦街道建立“事前法律服务+事中法律解忧+事后解析跟踪”的多部门联动机制,金鸡湖街道依托综治中心完善“1+57+N”大调解格局,健全基层解纷与治理机制。全区深化“1名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动态培养“法律明白人”2011人。创新开展社区法治实训,专业化培养8批218名法治社工。积极吸纳退休法官、教师等参与矛盾调解,打造“红乡贤工作站”。推进“强楫筑网”行动,提升网格员等队伍法治素养。发挥快递、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流动宣传员作用,建强基层普法与治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