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12 20:14  浏览量:3

央广网9月12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据介绍,近年来,电力装备行业发展成绩显著,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应用,新能源装备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领域,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近期,国内部署一批重大能源工程,国际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需求不断提升,为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为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方案》更加注重精准发力和系统统筹,将“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作为核心考量。

一是进一步强化优质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结合。在部分领域国内需求承压的情况下,《方案》提出新的增长点。在需求侧明确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风光水一体化基地和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专项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一批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保障装备供给能力,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接。

二是进一步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在通过一批水、火、风、光、核及特高压等重大能源工程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明确国际市场开拓方向。《方案》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挥好双多边合作机制作用,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拓展电力装备海外市场。

三是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方案》更加突出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明确不断完善电力装备领域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提升带动电线线缆、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力装备质量提升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从目标来看,《方案》综合设定目标体系,提出合理性增长目标。一是稳定行业增长,力争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二是保障有效供给,力争2025-2026年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企业带动作用,力争2025-2026年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龙头企业营收增速10%左右。四是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方案》结合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从供给、需求、环境三方面协同发力,提出一系列工作举措。

在供给侧,提升供给能力。一方面提高装备供给质量,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进一步提升电力装备供给水平。另一方面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在需求侧,扩大有效市场。一方面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稳步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水电工程及沿海核电建设等。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等领域合作,引导企业有序布局,拓展新兴市场,拓宽电力装备海外市场渠道。

在环境侧,优化发展生态。一是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作用,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二是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三是强化标准支撑引领,通过标准提升带动装备质量提升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四是加强产业链协同,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挥重点集群带动及链主引领作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