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 打造文化传承与高校育人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09-15 19:45  浏览量:3

央广网客户端2025-09-15 16:4172.3万

央广网天津9月1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日前,天津师范大学举办历史学科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博物馆开馆活动。各级领导嘉宾、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师生参观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央广网发 天津师范大学供图)

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制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把博物馆建设列入学校十大民心工程。博物馆建设以“传承中华文脉,彰显艺术瑰宝”为核心定位,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与公众科普的重要阵地,赋能实践教学,深化文化认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探索数字化文化传承路径,彰显高校公共文化担当,积极打造具有天津师范大学特色的文化名片。

馆内“古物记——馆藏文物通识展”作为常设展览,甄选了近700件套文物精品,设置“金辉隐·青铜器”“泥火幻·陶瓷器”“笔底春·书画”“昆山璞·玉石器”“百工宝·工艺杂项”五大板块,以时间为经、品类为纬,串联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文明脉络。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重点突出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属性,构建“收藏-研究-展览-教学”的完整闭环,让文物资源始终与学术研究、课程教学紧密联动,着力搭建文化传承协同育人平台,服务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博物馆不仅让全校师生广受裨益,更将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融合、提升服务文化教育成效,为打造天津文化教育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开馆当天,校领导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化传承青年实践团”授旗,勉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与会嘉宾共同参观博物馆并围绕“创新与守望:高校博物馆智能人文枢纽的构建与实践”举行学术研讨,为推进未来历史学科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前身为1959年建立的天津市高校首家文物室。此后数载,诸多先生不辞辛劳遍寻祖国各地,购得1800余件珍贵文物作为教具。2025年,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精心选址进行系统性提升改造,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博物馆于2025年9月全面建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编辑:周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