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百年品牌新发展——六味斋实业党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30 06:21 浏览量:1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金字招牌,它历经近300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它就是六味斋。作为中华老字号,六味斋近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独特而精彩的发展之路。
百年传承 党建新篇
六味斋,这个承载着历史韵味与文化传承的品牌,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美食文化的重任。2020年,对于六味斋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党组织升格为党委,下设生产、销售、行政、后勤、退休5个支部,10个党小组。这一组织架构的完善,为六味斋的党建工作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活力。
同年,六味斋以全省两新组织党建暨“三晋先锋”App推广应用现场推进会为契机,在清徐食品工业园精心打造了党性教育教学点。党建公园、信念之路、党员宣誓区、初心广场等园地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党建画卷。在这里,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交融,以更加形象、丰富的形式传播开来。
六味斋运用“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将游客变学员、展板变黑板、企业变教室,全力打造“行走课堂”。截至目前,该教学点已接待培训班218期,参训人数达近3万人次,成为太原市党员教育实训的一张亮丽名片。
核心引领 制度为本
从1997年成立之初,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就实施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公司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主要负责人进入党委。如今,六味斋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党员占比100%,党委委员在董事会的7名董事中占据6席,经理层党员占比86.3%。这一架构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党委的引领下,六味斋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企业经营管理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六味斋精心打磨出独具特色的“1331”党建工作法。所谓“1331”,即“党管一体化”制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三培养”、“三融入”载体、“一课堂”平台。党管一体化贯穿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为发展把准方向;“三培养”机制成效显著,像酱肉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武志明从跟着师傅学习酱肘花制作的学徒工成长为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旅游发展部经理郭媛从讲解员蝶变为管理负责人……六味斋纪检书记、工会主席林谦说:“在六味斋工作20多年的职工有280多名,他们跟随着企业一起成长,不仅光荣入党,还成为中高层管理骨干。”
筑牢根基 融合发展
六味斋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企业章程,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六味斋创新推出“啄木鸟”工作法,党员管理骨干牵头成立检查小组,每日监督生产经营,次日早晨召开跨部门沟通会,对问题一抓到底。目前累计整改问题1.6万多件,整改率达100%。
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六味斋重点实施“党员攻坚工程”。“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六味斋工艺部经理武志明说。在这里,像武志明这样的党员技术骨干勇挑重担,在生产一线、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各个岗位冲锋在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先后获得国家专利7项,参与研发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24项。他们如同企业科技创新的先锋,引领着六味斋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党建领航 创新铸魂
在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六味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步入全透明参观通道,食品制作工序清晰可见。肉制品加工车间里,身着白色工服的老师傅正在熟练地缠捆酱肘花;隔壁豆制品车间,非转基因大豆经过十几道工序化作方寸豆腐,空气中浮动着卤水特有的清香。“为让老百姓吃上健康、放心的食品,六味斋十分注重选用优质原材料。我们选用的非转基因黄豆,每吨比转基因黄豆贵2000多元;点豆腐用的卤片一直都是食用级,每吨比工业卤片贵1300元;多年来坚持将猪头的淋巴剔除,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成本300多万元……”郭媛一边带领游客参观,一边介绍。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感慨地说:“这种看得见的生产过程,比任何食品安全宣传都有说服力。”
在党建引领下,六味斋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书写新的辉煌,为企业争效益、为员工谋福利、为党旗添光彩。记者 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