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笔下的岛警人生 支奕长篇小说《我作为警察的一生》出版

发布时间:2025-11-15 22:06  浏览量:1

作家支奕的长篇小说《我作为警察的一生》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罪案侦破吗?好像有这样的章节。是人间百态吗?书中也有呈现。是人生爱情吗?是家长里短吗?是百年回望吗?仿佛处处有影子,处处又都不全是。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岁月烽火,狼烟燃尽。越过时间的长河,当我们将视线转向舟山刚刚解放的交汇时期时,我们会看到各种潮水撞在一起,对撞出震撼人心又唯美如画的水纹。而各不相同的人生的潮水也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百废待兴的时代碰撞在一起,翻开书页,你能看到警察、商贩、渔民、农夫……各式人等,都开始在渐次鼎沸的人声中登场,那么这样的人群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突然因社会变革与动荡,而随之改变的人生?

支奕选取了她的本职——警察这个职业,书写了新中国第一代海岛警察的成长史,以及他们在峥嵘岁月中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书中“我”的姥爷——一个叫支大成的海岛公安民警,既要破案,又要抓特务,既要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还要面对来自妻子儿女的各种琐碎又复杂的问题。个人理想与人生困局的抉择,亲情、友情、爱情之中的孤独与遗憾,都在来不及回望的人生中匆匆别过。可以说,这个小说呈现了无数的精彩与无奈,以及无数的况味。它就像一面多棱镜一样,照见了你我碌碌的人生。

支奕是近年来舟山文坛冒出的一匹黑马,她专注于海岛警察题材创作,大量小说和散文见诸省内外文学期刊。密集发表的文学作品中,涵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小小说,以及散文、纪实文学和文学评论等,各类文学体裁都具有一定水准。她的小说几乎都在写海岛人事和警察故事,以一个小的视角为切口,深入挖掘生活的真相,人性的复杂,以及壮阔时代下的芸芸众生。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支奕在和母亲的交谈中,听说了自己的姥爷当年跟随部队一路南下解放舟山的故事,她感到意外,心有所动,于是就有了写一写姥爷的念头。这是支奕家族史里的一部分。在接下来与母亲采访式的聊天中,支奕开始了解一代人的信仰与迷惘、缺憾与荣光,事实上人间舞台上,所有的甜酸苦辣的人生,都值得记忆、书写与歌颂。终于,支奕在某一天的清晨,写下了这个长篇的第一个文字。

支奕的写作完全出于一直以来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偶然之间萌生的试着写作的念头。令她意外的是,在初学小说的阶段,短短两三年时间内,支奕即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广州文艺》《啄木鸟》《西湖》《文学港》《当代小说》《海燕》《小说月刊》《天池》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部分作品被《作品与争鸣》《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等选载,多次入选全国年度《公安文学精选》丛书,有作品被用作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对于这些成绩,支奕觉得这是运气使然,命运向她敞开了一扇文学之门。

去年,支奕又接受新的任务,参与筹建海岛警察博物馆,通过大量系统地梳理海岛警察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史料,她对海岛公安有了全新的认知。这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中敦促着支奕尽快提笔。她利用起几乎所有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克服各种困难,几易其稿,最终小说得以顺利的出版发行。

作为这部作品的推荐人,张策是著名作家,公安文学界的老前辈,由他的小说《无悔追踪》改编的同名影视剧脍炙人口,几十年来一直是反特剧的标杆,他评价支奕的小说,文本不仅仅表现出了警察从业者的坚守与牺牲,更以警察职业为切入口,展示了新中国海岛警察的成长历史。就此支奕为中国公安文学开辟出了新的视角,值得珍视。人民文学奖获得者、《三叉戟》作者吕铮评价支奕讲故事的能力令人惊叹,这是一部充满人生况味的生活剧,又是一部值得回味的警察小说。著名小说家、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哲贵认为,支奕在平实而又俏皮的文字中书写生活的沉静与波澜,在琐碎而又宏大的日常中思考人间的离合与悲欢。支奕讲故事的节奏感好,结构能力强,具有无限可能性。

而在支奕的眼里,不管未来的可能性怎样,正如支奕自己所说,如果海潮不息,那么理想永在。她一如既往地热爱着自己的热爱,生活着自己的生活,然后努力工作,业余埋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