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句话掀翻33年餐饮巨头!西贝不是死于预制菜,而是傲慢自负

发布时间:2025-09-16 21:44  浏览量:1

下了飞机饥肠辘辘的罗永浩,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顿普通的晚餐会掀翻一家经营 33 年的餐饮巨头。

9 月 10 日晚,他在微博上写道:“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条看似普通的吐槽,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这位以 “行业啄木鸟” 著称的罗永浩,可不是第一次手撕品牌。早在 2011 年,他就因冰箱门关不严的问题,在西门子总部外当众砸烂三台冰箱,最终逼得西门子总裁公开道歉。如今他再次开炮,网友们立刻嗅到了 “大瓜” 的味道。而被点名的西贝莜面村,这个从内蒙古临河黄土坡走出的餐饮品牌,经过 36 年发展已拥有近 400 家门店,每年服务超 6000 万人次,正雄心勃勃地计划着 2026 年 IPO 上市,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第一时间跳出来反驳:“罗永浩就餐全过程,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他不仅放话 “一定要起诉罗永浩”,还撂下狠话:“我生意可以不做,但官司一定要打。” 这种强硬态度本想震慑舆论,没想到反而把自己架上了火炉。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西贝紧接着搞出一系列迷之操作:先是召开 1.8 万人的誓师大会,老板声嘶力竭,员工集体表决心,场面堪比 “抗敌大战”;接着又推出定价 620 元的 “罗永浩套餐”,明晃晃地蹭起了争议流量,被网友嘲讽 “这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宰”。

最戏剧化的一幕发生在西贝自信满满的后厨直播中。本想证明 “无预制菜” 的直播,却意外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镜头扫过之处,满地都是印着 “保质期 18 个月” 的真空包装袋;菜单上标榜的 “新鲜羊排”,实际标注着 “解冻即食”;而号称 “每日现熬” 的鸡汤,更是被抓包用鸡粉兑水加预制料包调制而成。

这场直播彻底撕碎了西贝的伪装。网友们顺藤摸瓜,很快扒出贾国龙的 “打脸” 言论:2020 年他还公开说 “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越高”,转头就矢口否认使用预制菜,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更讽刺的是,西贝一直宣传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如今被网友改成 “闭着眼睛点,道道都预制”,成了全网笑柄。

其实消费者并非不能接受预制菜。法治网记者走访发现,大家真正反感的是 “偷偷摸摸用预制菜,却按现做菜的价格收费”。北京一位食客说得实在:“你标清楚哪些是预制菜,我们自己会选。花两百多吃顿快餐,还被蒙在鼓里,换谁都生气。” 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成了压垮西贝口碑的最后一根稻草。

反观另一家餐饮品牌老乡鸡的做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他们在门店显著位置张贴彩色标签:绿色代表现做,黄色是半预制,红色则明确标注为复热预制菜。简单明了的标注不仅没影响生意,反而因坦诚赢得了消费者好感。有网友对比后吐槽:“同样是用预制菜,老乡鸡把消费者当上帝,西贝把消费者当傻子。”

西贝的信任危机很快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营损失。贾国龙不得不承认,争议爆发后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9 月 10 日、11 日每天损失 100 万元,到 12 日更是预计损失 200 万至 300 万元。按这个趋势下去,西贝全年利润可能直接归零,更别提 2026 年上市的美梦了。要知道,这家从黄土坡小吃店起步的企业,曾获得 “全国重承诺守信用单位” 称号,还喊出 “把更好的给孩子” 的品牌主张,如今却因诚信问题栽了大跟头。

更尴尬的是,西贝的 “翻车” 恰好撞上预制菜监管收紧的风口。六部门刚出台规定,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也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节骨眼上,西贝的隐瞒行为无疑撞到了枪口上。专家建议,未来应强制要求菜单标注 “预制菜” 字样,并公示添加剂、过敏原等信息,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

事件发酵到第九天,罗永浩发文表示 “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西贝的危机远未结束。

那些印着 “18 个月保质期” 的真空包装袋,不仅暴露了后厨的真相,更戳破了餐饮行业的潜规则。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连锁品牌都存在类似问题:中央厨房预制的半成品,到门店简单加热就成了 “现做菜肴”,价格却翻了好几倍。

醒醒吧!今天的消费者,要的不是“技术正确”,是“心理踏实”。你家鸡汤要是标了“鸡粉兑水”,我顶多骂一句“没良心”,但你标“每日现熬”,那就是“当众打脸”。

更惨的是,72小时内,西贝日均营业额暴跌300万,全年利润可能直接归零。但真正的损失不是钱,是那句“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信任。现在网友改成了:“闭着眼睛点,道道都预制。”这梗,够你吃一辈子。

33年品牌,3天崩塌。不是因为罗永浩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