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效益共生 贵州轮胎的绿色转型蝶变

发布时间:2025-10-31 22:54  浏览量: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传统制造业经历了从“规模优先”到“绿色优先”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作为贵州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贵州轮胎(000589.SZ)深耕轮胎制造领域,以工艺革新、产品研发、工厂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环保与效益共生”的绿色转型路径,为区域构建“生态优先、效益随行”的发展模式注入了企业动能。“公司始终紧扣‘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转型的主线,从全产业链发力推进变革。”贵州轮胎总经理王鹍向央广财经表示。

从工艺到能源的绿色革新

轮胎制造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行业,绿色转型面临工艺迭代难、能源约束紧等多重挑战。近年来,贵州轮胎从生产全流程切入,以“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为方向,打出一套绿色制造“组合拳”。“我们引入AI智能生产线,不仅获评国内轮胎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全流程减碳”。王鹍所说的智能化升级,正是公司工艺革新的核心抓手——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配方研发、胶料混炼、胎胚成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精准控制生产参数,原材料损耗率显著降低,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成为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融合的创新案例。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减碳关键。王鹍介绍,公司一方面落地物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引入电力公司在国内工厂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光伏发电占国内工厂总用电量的10%,清洁电力持续降低生产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针对密炼、硫化等工序产生的大量热能,布局余热回收系统,将废弃热能转化为生产用能,每年节约标准煤用量可观。同时,公司升级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调度,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污染治理则体现“精细化”思维。公司投入千万元升级废气处理设备,有效降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建立闭环式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国内工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以上,实现“废水少排放、资源再利用”的目标。“这些举措看似增加了初期投入,但长期来看,原材料损耗减少、能源自给率提升让生产成本逐步下降,产品耐久性、抓地力等核心品质反而得到优化”。贵州轮胎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工艺已成为公司抢占高端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低滚阻技术赋能环保出行

在“双碳”目标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绿色产品成为轮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此,王鹍明确:“我们将绿色属性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选用到技术研发,都以‘节能减碳’为核心导向”。

遵循这一导向,贵州轮胎将“环保性能”纳入产品研发核心指标,以低滚动阻力技术为突破口,推动产品向“节能、减碳”方向转型。

公司重点开发的低滚动阻力系列轮胎,通过优化胎面花纹设计、采用新型橡胶配方,大幅降低轮胎滚动阻力,进而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油耗与碳排放,目前已配套头部新能源车企,相关商用车轮胎的市场表现出色。

为支撑绿色产品研发,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3%以上,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主导产品关键技术掌握率达100%,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闭环。

原材料端的绿色变革同样关键。王鹍介绍,公司一方面推广生物基等可再生原材料,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材料,逐步降低石油基材料的使用比例;另一方面实施再生胶、炭黑等循环利用项目。在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上,针对人体接触及环境敏感领域产品,全面完成符合REACH、RoHS等国际环保指令的原材料替代;在天然橡胶采购上,加强与东南亚橡胶加工企业合作,推进“可持续天然橡胶”认证采购,从源头减少轮胎制造对环境的影响。

“替代材料的研发需要平衡性能与成本,目前我们的替代材料轮胎性能已接近传统材料,下一步将通过技术攻关降低环保产品生产成本,让绿色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贵州轮胎生产车间一位负责人补充道。

从硬件到管理的全维度升级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重要载体。走进贵州轮胎可以发现,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全链条绿色化运营,从源头设计到能源管理均贯穿绿色理念,实现全维度绿色升级,打造“生产与生态共生”的制造场景。

据工厂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在厂房设计上,新建智能化生产车间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运用高效墙体保温材料等;在设备选型上,聚焦“节能化、智能化”,引入智能硫化机、AGV无人搬运车等装备,既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又提升生产效率;能源管理则依托王鹍提及的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对水、电、气消耗进行实时监测与优化调度,确保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这些举措不仅让贵州轮胎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更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厂区环境优化提升了员工工作体验,智能化设备降低了劳动强度,企业凝聚力与员工归属感持续增强。

对于绿色转型中“投入与效益”的平衡,王鹍与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有着清晰的战略考量:短期来看,绿色工艺改造、研发投入虽会增加成本,但通过精益管理降低运营能耗、依托绿色产品提升价格竞争力,可实现成本对冲;长期来看,绿色转型构建起三重战略价值——“绿色贵州轮胎”的品牌标签在招标与客户合作中更具优势,提前布局环保技术可让企业轻松应对严苛环保政策(如欧盟碳关税、国内碳双控),而绿色工艺、材料形成的技术壁垒,更成为抵御市场竞争的核心护城河。

据公司方面介绍,目前贵州轮胎已承诺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并制定了《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明确“2030年碳达峰、2055年碳中和”的目标,以坚定的绿色承诺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贵州本土企业,贵州轮胎负责人表示,他们始终坚信,从传统制造迈向绿色标杆的转型之路,正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绿色从非成本负担,而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动能。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的新起点上,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全产业链绿色布局:一方面,不断优化生产端的低碳工艺、加码绿色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另一方面,将绿色理念延伸至上下游,带动产业链协同转型。

王鹍表示,未来,贵州轮胎将以自身“环保与价值共生”的实践,为更多传统制造企业提供可参考的转型样本,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制造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守护绿水青山、助力“双碳”目标贡献贵州轮胎的力量。

央广财经记者 傅天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